保定涿州村医的33万份病例和两本良心账(图)

    村里80来岁的马老太太的儿子马万海和老周是发小,去年因病去世,留下的儿子快20岁了,盖不起房也说不上媳妇,老周就带头捐款,帮着盖起了房子。“我这些年其实没有像别的做慈善的人那样做大的捐款,就是汶川地震全家捐了两万多,其他的就是舍药,这是跟我奶奶学的。我也不是全舍,有那卖了粮食来看病的,我就不忍,比如药费进价20,我就说,你给12就行了。老话说,穷汉子看病,富汉子还钱,我也不是逮着富的就宰,正常收费就可以了,正常收费也比别处低,他也愿意来。这样我的病号越来越多,多几个病号就出来了,舍得舍得,越舍诊所越红火,最多的时候,一天100多人来输液,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又请了8个帮手。”

 

    医生不仅要有医术,还得有医德

 

    老周爱学习,现在有了点空时间,也要看点医书或者古书,他说,医生没有医术不行,“庸医杀人不用刀”,来这里的患者就有老太太尿路感染医生给开“前列康”导致病情加重的。“不仅要有医术,还得有医德。”老周说,有的同行不着调,患者来找了,还呆在麻将桌上不愿意下来。不敬业,想维持,就得要高价,几次后就没病号来找了,成了恶性循环。还有的个人作风不检点。“过去都喊医生、老师为先生,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咱得对得起它。”

 

    老周妻子介绍,家里诊所的红火在整个涿州的村医中都是数得着的,但除了硬件设施也没有多少钱,刚买了一辆车,为了出诊、接病人方便,还是贷款,这些年的钱都舍了出去。

 

    一个叫张伟红的孤儿,老周收养了她10多年,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对待,每月按时发放工资,结婚时给了她上万元的嫁妆,婚后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又给了她一万元。婆家对方条件很好,她公公说,老周,我找这个媳妇就冲你。

 

    前几年,老周母亲去世,来了1800多个人送葬,花圈花篮有48个,老周说,咱不就是个最底层的村医嘛,乡亲们为什么这样对咱?你对他好,他才对你好啊!

 

    治身病,也治心病

 

    老周走村串户,感触很深:“现在农村不是缺医少药,主要是缺道德,比如现在不孝顺的特别多,一个孩子病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6个人甚至加上姨姑叔舅一大群人跟来,小孩子成了祖宗。可老人病了,多是一个人来。好多老人病了,儿女不愿意花钱,有的就说,周大夫你只要说不能治了就行了,我坚决不说这个话。”

 

    有时,老周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比如过年,有的儿媳妇因为100元钱不愿意给婆婆,闹矛盾,两人都气病了,都来输液。老周劝儿媳:何苦来,如果婆婆不给你看孩子了,你不能出去打工挣钱了,为这100元钱你多大的损失?

 

    还有亲兄弟为半米宅基地闹矛盾,气病了,老周就当和事佬,帮他们调和。

 

    老周越来越感到,光治病不治心,这病去不掉根,比如,婆媳生气得的病,婆媳关系改善不了,过些日子还犯。

 

    老周家过去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祖上出过举人秀才,有灾荒年舍粥、年关救济穷人的传统。奶奶、母亲都读过私塾,从小就把《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传授给他,他的整个大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而兴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很为村人羡慕。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做下去,用自己的医术,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帮助大家。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