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孤竹国”都城或在河北省卢龙县(组图)

    ■11个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鬲、罐、瓮、盆等生活用器的碎片。

    悬疑

    卢龙蔡家坟北岭或是孤竹国都

    孤竹文化遗迹在卢龙的存在近年来早已被多方考证,自1956年以来,我省文物考古队先后在该县发现细石器、陶器、青铜器等商时期文物30件之多,成为研究孤竹文化的宝贵财富。2009年,卢龙“玄鸟生商的传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6月,卢龙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孤竹文化之乡”。2010年,我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将卢龙县蔡家坟村的北岭确定为商遗址。

    此后,经过当地多方考证,发现蔡家坟村北岭还曾被称为“孤子城”,并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而对照《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孤竹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地理志》记载:“孤竹城在濡水东、玄水南,二水交汇处。”卢龙县蔡家坟正好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且靠近玄水(青龙河)和濡水(滦河)两河交汇河道,其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极为吻合,专家学者据此初步判断这里或是存续千年的孤竹国都所在地。

    考证

    蔡家坟村是何方“圣地”

    卢龙县蔡家坟村因清朝兵部尚书蔡士英的墓地建造于此而得名,位于滦河东岸、青龙河以南、卢龙城西南12里,是个只有四五百人的小山村。

    卢龙县委副书记、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会主任薛顺平在早前发表的文章《千年孤竹国都锁定蔡家坟村》中说,蔡家坟村北岭是一块不足百亩的台地,地表平展,东、南、西三面被河水环抱。台地高出水面约10余米,全部为厚土和岩石山体,其东南方位的土层断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含有石头、白灰、木炭等不同颜色的土层。

    今年2月,国内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卢龙,前往蔡家坟北岭实地考察。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不少代表殷商时期的绳纹陶片、鹿角化石,甚至还有灰炭点和夯筑城墙的灰迹。考察过后,专家学者对孤竹国都在蔡家坟的观点表示高度认同。

    探访

    最新发现11个文化层

    蔡家坟村真的是孤竹国的千年国都吗?3月12日、13日,河北省文物部门专家再次前往蔡家坟村北岭做实地调查。

    在蔡家坟北岭南端的土层断面中,专家不仅发现了商早期、商晚期及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还在土层和地表均发现了代表龙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新石器文化的文物遗存。随即,专家在此开出了一个高约4.5米、宽近2米的土层剖面,竟然发现其中堆积着11个文化层,同时还出土了大量带有细绳纹、弦断绳纹、附加绳纹、蓝纹等各种纹饰的陶片及素面磨光陶片。经鉴定,这些陶片是鬲、罐、瓮、盆等生活用器的碎片。

    根据各层的文化堆积和包含物,专家认为,这里是延续时间较长的夏商周典型遗址,而这一挖掘点,很可能是一处大型“灰坑”。在11个文化层中,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和文物遗存最为丰富,而这恰好是孤竹国的繁盛时期。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