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日中午,在太和电子城前面的一条小街上各种风味的小吃摊依次排列,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就餐。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摄
吃午饭就像打仗
岳女士在省会中山路上的一家省级单位上班,每到将近中午就盘算着时间,等下班时间一到就第一时间冲向食堂,“原来我们单位的食堂只对本单位开放,可是现在具有了经营性质,对外部开放了,从11点开始就有人过来用餐,去晚了就没饭了。”
岳女士介绍,她所在的单位中午11时30分下班,一下班,岳女士就会和同事们冲向食堂,打上自己想吃的饭菜享受一顿比较悠闲的午餐。如果中午有事儿,或者稍一耽搁,到了食堂就啥都没有了。这时只能到外面的饭馆去吃,可是中午一班的饭馆都要排队,好不容易吃上饭,也只能急急忙忙地把午餐吃掉,要想细嚼慢咽几乎不可能。“吃午餐就像打仗一样。”岳女士总结说。
地下一层成上班族最爱
“我的午餐都是家人上午用保温杯带过来,中午就在柜台这里吃。” 朱先生在省会太和电子城四楼经营一家电脑设备公司,“上午生意不多,家人晚来一会儿,就正好把中午饭做好带来了。”
“上班前把饭做好带过来,中午热一下就能吃了,自己做的东西吃着舒服。”省会建华商场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我以前也经常带饭过来吃,可是单位现在没有微波炉了,只有一个蒸锅,热出来的饭不好吃了。”在新百商场,在附近上班的徐女士说,“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太和、颐高的地下一层吃,那里的饭都是现做的,而且营业时间长,五六元钱就能吃饱。”
“离家太远,总是带吃的来上班也不现实,现在我们地下一层也开了美食城,不用出楼就能吃的不错,而且样式也多,比较适合我们上班族。”省会怀特商城一位员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