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站,郝红林都要劝导乘客“往后走”!
郝红林是6路公交车的一名司机,1992年来到公交公司上班,那一年她19岁。在一开始的几年里,她在公交车上售票,1996年,她当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如今的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5个年头。她兢兢业业,让23号车组赢得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这个荣誉在公交系统内是极其崇高的。
一趟车下来口干舌燥
6路车最早一班车是在清晨4点50分发车;最末一班车是23点30分发车。司机在凌晨1点以后才能下班回家。
这一周郝红林是开晚班车。2011年12月28日14点15分,郝红林开动了6路车,从医大一院站出发,终点是省三院。“请有序排队上车!上车后请往后走!”郝红林用富有磁性的话语招呼乘客。
6路车是省会公交线路的主要线路之一,经过北国商城和火车站,乘客非常多,每到一站,郝红林都要从驾驶室的座位上站起来疏导乘客。
“其实乘客们都希望自己的周边空间宽松一点,你在疏导的过程中,往往一些乘客不愿意挪地方,你就得不厌其烦地疏导,一趟车下来真的口干舌燥。”郝红林说,也有乘客不配合疏导,但这时候不能发火,得一遍遍地好言相劝。
有委屈也有感动
“公交车司机要受得了委屈。”郝红林说,他们最怕的是乘客不理解,乘客冲他们叫嚷是每天都会遇见的,甚至有的乘客对司机破口大骂、有的甚至还动粗。
虽然公交车司机时常受委屈,但令人欣慰的事也很多。“有一次,我开车在医大一院那一站,乘客们都上了车,从观后镜里发现一位老人正向6路车这边赶,我就等了等老人,结果那位老人第二天送来一面锦旗,很感动。”郝红林说。
高峰期必须连轴转
6路车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全程22.8公里,一般情况下,车走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在高峰期往往要两个小时,遇到冰雪天气,三个小时也是常事。
“原则上我们跑一趟车可以在发车点上休息10分钟,但往往都休息不了,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我们必须‘连轴转’。”郝红林说,公交车司机还要具备一种本领,那就是能“熬渴”,“开车时不能喝水或者少喝水,因为你一旦上了车,就下不来了。”
当天晚班,郝红林凌晨一点下班,她骑着自行车,在寒风中回到家。
燕赵晚报记者李小白 实习生郝珊珊/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