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打车软件之间的“烧钱大战”不会结束。只要市场格局僵持不下,“快的”与“嘀嘀”的“烧钱”行为就不会改变。一个处于相对静态的市场格局应该是6:3:1,即市场第一名占60%的份额,第二名占30%,其余共占10%。否则,战役会一直持续。
而根据数据,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快的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为41.8%,嘀嘀打车为39.2%,第三位的摇摇招车市场份额仅为9%。
对于打车软件今后的市场格局,互联网分析人士李忠存认为,现阶段各家要拼的还是看谁能圈到更多用户,而这考验的是谁的资金更足,谁的执行力和推广力更强。
两强“共赢”?——火爆过后,差异化或是发展方向
“没啥区别啊!我两个都装了,看不出区别。”几乎所有的司机都觉得两家的产品在使用时没感到大的区别,两个软件都安装,是为了抢到更多订单,从两家都赚补贴。
乘客对打车软件也没太高的忠诚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打车,看到朋友装了打车软件,叫车很方便,当时就在车里下载了。”省会刘先生这样描述自己第一次使用打车软件的经历。和出租车司机不同,很少有乘客同时安装两款打车软件,乘客们决定安装使用哪款打车软件,更多地取决于哪一款打车软件“返钱”或“抽奖”力度更大。
业界专家指出,“嘀嘀”和“快的”分别背靠腾讯和阿里两家巨头的资金扶持,打车软件厂商的竞争,将加快手机打车这种移动互联网下的新型打车方式的普及速度,但现金刺激的手段仅是权宜之计,难以长久。
省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崔巍认为,从许多新型热门行业的发展路径来看,经过了初期的火爆后,差异化经营是接下来发展的方向,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做到两强共赢,而不是同损。
实际上,为了增加产品的差异化,一些打车软件在经营模式上已经开始做出改变。
【责任编辑:王春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