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衡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省了心 增了产 挣了钱

2020-08-04 05:18: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省了心 增了产 挣了钱

——衡水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见闻

日前,武邑县顺天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为玉米苗统一喷药。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

农业现代化,既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近年来,衡水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农业生产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架起衔接的桥梁,有效激发土地“钱”力,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明显效果,蹚出了一条迈向现代农业的可行之路。

农活有了“田管家”,农民省心又增收

“我自己种了这么多年地都种不好,交给别人能管好?”58岁的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门家庄村村民张景华承认,最初他对土地托管是排斥的。

如今,张景华的态度转变了,有了“田管家”,他当起了“甩手掌柜”。“掏个托管费,让合作社种地,最后收成归我,真是太大的好事。”见到记者,张景华聊起土地托管非常高兴,“雇人种的庄稼,产量高,卖的价钱还好。”

往年这个时候,张景华都要顶着烈日给玉米打药了。现在,他把自家的10亩地全都交给帮农宏业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理,从种到收都不用管,每亩地一年预交900元托管费,合作社将两季作物的收入全部给他。这样算下来,每亩地一年的纯收益可到1100元至1200元,比他自己种收益还高。

在衡水,越来越多农民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

从去年开始,武邑县积极探索“托管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险公司+农户”全托管模式,引入中化现代农业,在桥头镇吴桥头村、龙店镇朱庄村等3700亩土地开展全程托管服务试点。农户把土地托管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组织自主播种、自主灌溉,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采购和病虫害防治、收割、收购等环节全部托管给企业。为保护农民基本利益,保险公司为试点玉米种植开发“农业生产产值险”新品种,每亩玉米产值收入保底1000元。

武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石华康介绍,土地托管后,每亩玉米地在给农户最低保障1000元之外,超出部分由农户和村集体原则上按照1∶1比例分成,不仅托管农户每亩可增收300元至600元,而且也扩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来源,在托管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农、企、集体”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