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静待花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 ——石家庄市第七中学的故事

2023-10-28 00:58: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等待一个华盖苍天的未来。在赵永会看来,七中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要等一等……

深深感谢!是这所学校接纳了他们

深秋的早晨,清晨的微光穿过雾气,一辆大巴车从远处驶来,稳稳地停在石家庄市第七中学门口,从车上下来14名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背着书包大踏步朝校园走。

“校长好!”在门口,少年们和校长赵永会打招呼,赵校长微笑着回应着每个走进校园的孩子,他每天都会站在门口等孩子们入校。

赵永会校长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入校

从大巴车上走下来这十几名少年都来自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是2002年3月22日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建立的专门保护教育流浪儿童、涉案或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机构。成立21年来,本着“发展性保护教育”的工作理念,中心累计保护教育困境少年儿童1664名,形成了保护教育流浪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他困境儿童的“发展性保护教育的石家庄模式”。

同学们快乐的课间

“我们中心的孩子能有学上、能幸福成长,21年来,我们要深深感谢石家庄市第七中学,是七中给了中心孩子接受中学教育的机会,让孩子们能有机会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石家庄市少保中心主任杨程这样说。

现在,14名来自少保中心的学生分别在七中就读于初一、初二和初三,谈论起这些孩子们,七中的校长赵永会和中心杨程主任一样感慨连连。

“有两个河南籍孩子,他们的妈妈精神不太正常在接受强制医疗,他们的爸爸在监狱服刑;一个女生来自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庭,她的妈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了,她的爸爸也因病去世了;一名同学她爸爸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妈妈在打工……”

“我们少保中心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他们是通过司法救助被少保中心接纳的,偏离正常轨迹的原生家庭也让这些孩子比同龄人显得格外敏感、脆弱、不好管理,还有一些自卑。谁愿意接收他们,给他们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真的特别重要。”杨程说,“无论从区划管辖上,从路途远近上,七中离我们挺远,不是我们辖区范围内的学校,但这么多年,就是七中,无私帮助,敞开怀抱,接纳了我们中心的孩子们。”

老师像妈妈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72年的优良传承 洒向学生都是爱

“不贴标签、一视同仁,让少保中心的孩子像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赵永会校长表示,对于入校的少保中心的孩子,老师们给予足够的耐心,给予妈妈般的关爱,让孩子慢慢适应新环境,安下心来。

少保中心的女生小雨(化名)刚来七中时情绪很不稳定,在当时班主任唐秀云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关心下,小雨逐渐走出生活的阴霾,学习突飞猛进,她不仅顺利从七中毕业,还考上了高中、大学,考上了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研究生。

少保中心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斌斌(化名),也曾在七中就读,斌斌现在是小有名气的相声演员。

这些年来,从七中毕业后,少保中心的孩子们有的考上了职中,步入社会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考入高中,考上大学深造。

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答疑解惑

七中1951年建校,2019年职普分开后,职业教育分离出去,七中成了一所标准的初级中学。

早些年,七中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给孩子提供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让孩子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曾经是七中职中部秉承的宗旨。

“我们七中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奉献精神是其他学校比不了的,这是我们七中70多年的优良传承。”说起这一点,赵永会校长很骄傲。

今年春天,同学们在七中原校区跑步

“你学习不好,没事儿孩子,老师一样爱你关心你——在七中,我们中心的孩子享受到了质朴、暖心的教育,也感受到了七中‘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的育人理念。”杨程说,老师的关心、有爱的学习氛围弥补了中心孩子们原生家庭爱的缺失。

相对于前些年,今年进入七中学习的孩子数量显得多一些。自2002年起,石家庄市第七中学开始接收来自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流浪儿童、涉案或服刑人员子女就读,截至今年已接收80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21年来,少保中心有17名学生考进大学本科并毕业,46名学生取得大专学历。

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批改试卷

关爱残障孩子 三年没换过教室

二十一年如一日,不只是关爱少保中心的孩子们,七中对因为自身条件入学困难的残障少年也慷慨地敞开了怀抱。

“我们一直为一位病残同学‘送教上门’。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没法上学,其实按理说他应该去特教学校读书,但是家长求助到我们这里,我们就把学生接下来了,会定时安排老师去孩子家里,送教上门,每次去孩子家里,路很难走……”曾担任七中副校长的霍娜这样介绍。

除“送教上门”之外,在方便残疾同学“随班就读”方面,七中做得仔细又热忱。

今年春天,同学们在七中原校区跑步

在七中就读的小林(化名)同学由于患有成骨不全症(脆骨症),导致身体无法承受大幅度运动,发生骨折的概率是正常同龄人的数倍,每天一早、中午上学,中午、晚上放学,小林爷爷的小三轮儿会准时停在小林班级的门口。

学校考虑到小林行动不便,他所在班级的教室一直都设在一楼。就是为了方便家长接送他。即使是疫情封控期间,小林爷爷也能顺利地把小三轮开到孙子班级的门口。

除了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孩子们相互帮助的场景。尤其是对小林,下课大家都会小心翼翼地从他身边走过。扶着上个厕所,帮忙打个水——在小林需要帮助的时候,同学们也会纷纷伸出援手。

读书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我们的孩子学习上可能成绩不算出类拔萃,但他们待人真诚、善良、精神风貌良好。”聊起自己的学生,赵永会很自豪、很骄傲。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七中的校训!

七中老校区走廊里的读书角

“70多年来,一代代七中人传承了在艰苦环境当中,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我们的理念是向上、向善、向好、向美!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要身心健康、养成好习惯、全面发展、各有所长,将来当好祖国的建设者!”

在七中任职20多年的赵校长每次聊起传承、校训这个话题,都有说不完的话,“善良、对弱者有发自内心的同情,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七中师生骨子里秉承的共识。”

2016年,七中曾荣获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七中已经建校72年,72年的校舍有些陈旧,但校园里春有百花,夏有翠竹,秋天有果子,南部的小花园里总少不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今年9月1日,全体师生搬进了新校区。

牵手首都师范大学

新的面貌,新的目标

“校园越来越漂亮,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会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奋进拼搏,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9月24日上午9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挂牌仪式举行,七中学生代表这样发言。

9月24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挂牌,七中的同学们搬进了新校区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是由高远集团建与首都师范大学、石家庄市长安区政府联合推动在石家庄市第七中学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办校的典范,是长安区教育借力发展、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实践,也是落实总书记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

首都师范大学、石家庄市教育局、长安区政府和区教育局以及高远集团相关领导出席了挂牌活动

“我们现在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初一招生也增加到了10个班。未来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赵永会介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会依托首都师范大学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办出精品,为长安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继续造福一方百姓。(记者 蔡艳荣 、丁子轩 /文  丁子轩/图)

责任编辑:丁子轩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