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头日头照着我》主演许荷英。周长存 摄
不演戏了,最想饱饱儿吃顿面条
许荷英摘取“二度梅”后“吐槽”:为保持身材几十年就没敢吃饱过
邱瑞德获奖后坦言,排戏时天天穿着厚底鞋磨得脚都肿了
□记者黄蓥
同一年同一届同一个剧种同时绽放两朵梅花,其中一个还是二度梅!5月20日晚在广州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爆出来的新闻,令媒体和大众都格外关注,也令河北戏迷欣喜和自豪,因为这条新闻的当事人——荣获二度梅的许荷英,荣获梅花奖的邱瑞德,都来自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昨天他们接受了省会媒体采访。
领奖
广州百姓也爱河北梆子
众所周知,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分量不言而喻。它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每两年一评,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该奖始创于1983年,30多年来一共有634人获得梅花奖。第27届梅花奖共有来自19个省(市)的101人报名参加“一度梅”、“二度梅”等的评奖,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5月20日晚从广州传来消息,全国32人获得“一度梅”(第一次获梅花奖),5人获得“二度梅”(第二次获梅花奖)。其中,53岁的许荷英凭借在河北梆子现代戏《日头日头照着我》中的精彩表演摘得“二度梅”,44岁的邱瑞德则凭借在新编历史剧《六世班禅》中的精彩表现摘取梅花奖。
许荷英是河北沧县人,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第15届、27届“梅花奖”获得者,主攻闺门旦、青衣行当,代表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李慧娘》、《蝴蝶杯》、《秦香莲》、《子弟兵的母亲》等。此次有专家评价说,许荷英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细腻淳朴的表演风格,她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甜美圆润,细腻清新,再加上对表演的极高领悟力,表演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其他剧种和歌曲的演唱优势,形成一种既有河北梆子剧种特色又具时代美感的河北梆子新型演唱风格,是当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之一。
邱瑞德是国家一级演员,主攻老生、小生。他1993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校,1994年到河北梆子剧院工作至今,他演唱音质清亮圆润,高音不噪,低音不哑,刚柔相济,极好地表达了河北梆子高亢悲怆的艺术风格。此次他参赛的新编历史剧《六世班禅》打磨了四年多,曾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特等奖、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