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冻害补偿变“无用”农药事出有因(组图)

村民向记者展示尚未开封的“毒死蜱”。 赵永辉/摄

 

 河北新闻网9月27日讯(记者张娜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为加强麦田后期管理,今年河北省政府根据小麦种植面积,按每亩3元标准补贴农民农药和营养剂,赞皇县南邢郭乡14个村的村民领到的是一瓶名为“毒死蜱”,用于治疗韭菜根蛆的农药,当地很多村民因为不种植韭菜而将此药束之高阁。

    村民领到“无用”农药

    河北新闻网记者来到南邢郭乡陈家庄村,该村一冯姓村民告诉记者,他今年5月底的时候听说乡政府给免费发农药呢,很高兴地去包组村干部家签了字,领了一瓶。回来一看是治韭菜根蛆的,“家里没种韭菜,根本没用,就一直放着呢。”

    记者看到这瓶农药名叫“毒死蜱”,商标为施丹,生产企业在天津,尚未开封。“我们又不种韭菜,该给的钱不给,竟给这没用的,真生气。”村民冯占海说“全陈家庄就没有一户种韭菜的。”村民冯玉川没有领到农药,“根本没人说发农药的事,俺知道的时候过去很久了,去领人家说没有了。反正这药也不能使就算了吧,我们村没领到的多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北马村,该村有800多户村民,种植小麦5000多亩。记者在很多村民家中看到,这种名叫毒死蜱的农药都被束之高阁,基本都没有开封。而北马村村民曹二林用这种农药喷洒自家的黄瓜,以为喷韭菜的也能治黄瓜,没想到黄瓜叶很快就蔫了,黄瓜也都死了。现在那块地还空着,“不敢种了,明年再说吧!怕有毒。”“(这种农药)一点儿用没有,反倒有点害处。”

    记者在南马村一家农药店里发现店主也有一瓶这样的毒死蜱。他说也是乡里发的,“我们这里都不种韭菜,这种药我们从来没卖过,估计也就五六块钱吧。”

    村民质疑为何发没用农药,“发点能用的农药也行啊,问题是这种药我们根本用不着。为何省里按每亩三元标准配发的农药,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成了每户一瓶。”

    “无用”农药原来确实“可用”

    据了解,为加强麦田后期管理,5月16日,河北省政府决定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出1.08亿元,对“一喷三防”用药实施普惠式财政补贴。经省农业厅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决定,河北省根据小麦种植面积,按每亩3元标准补贴农民农药和营养剂,并采取由省植保植检站统一采购、企业负责发送到县、乡(镇)的方式,送药到乡(镇)。

    据河北省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张书敏介绍,“毒死蜱”具有防治小麦蚜虫的作用,只是厂家没有标明。他说河北省是按照3600万亩的计税面积发放小麦“一喷三防”农药的,而实际种植面积远大于计税面积,所以会出现村民所说的十余亩麦田仅得到一瓶农药的情况。通过查看原始资料,记者发现发放到赞皇县的农药有两种,一种就是农民们所说的“毒死蜱”,还有一种是名叫“代森锰锌”的粉状杀菌剂。针对有些村民用“毒死蜱”喷黄瓜致死的事,张书敏解释说可能跟之前用过别的药或者使用方法不当有关,“没看到具体情况不好下结论。”

    记者随后来到赞皇县南邢郭乡,据该村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宫小福介绍,他们确实拿到“毒死蜱”和“代森锰锌”两种农药,只不过数量有限,代森锰锌更少,所以“只给了村里的低保户和贫困户。”“俺们也不知道毒死蜱还能治小麦蚜虫,瓶子商标上没写,也没人说。” 据了解,“毒死蜱”确实有用,只是相关部门在下发时宣传不够到位,导致农民产生了误解。据了解,赞皇县南邢郭乡农民家中保存的农药尚在保质期内,明年仍可继续使用,希望相关部门对此事引起重视,把好事确实办好。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