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用权
率先在全省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模式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宋柏松 通讯员李永利、娄一雪)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在制度上落实,资金在网络上监管,风险在流程内控制。秦皇岛在全省率先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延伸到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权、钱、人、物等重点环节上,进一步丰富了“机制+科技”预防腐败工作模式。新的权力监控模式换来高效率和风清气正的环境。今年,秦皇岛市26个重点企事业单位行风民主评议得分平均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

    据了解,秦皇岛共有教育、卫生、供水、公交、金融、电信等9类公共企事业单位1261个、17.49万从业人员。为有效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秦皇岛市在公共企事业单位权力运行机制建设上,实行“六权”工作流程。

    全面梳理——“清权”。他们围绕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级,对决策权、管理权、执业权、人事权、基建权、采购权进行全面梳理,并按照事权制衡、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科学授权、合理分权、有效制权,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市直单位共梳理公共企事业单位权力事项1186项。通过全面梳理,列出了权力“清单”,为做好监控奠定了基础。

    优化流程——“减权”。在分析权力配置模式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压缩削减权力,控制权力的扩张。同时,对复杂环节实行删减,逐一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对每一工作环节量化相应的控制标准,保证下道程序对上道程序的控制和每道程序的相互制衡,由此削减权力事项30多项,减少工作环节、优化流程170多个,重大审批和服务事项工作时限压缩20%。

    加强防范——“制权”。通过岗位自查、科室互查、领导评查、部门联查,找准找全每一项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各有关单位共找出权力风险点2310多个,依据风险点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分别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推行公开——“亮权”。他们将清理排查的风险点、岗责体系、工作流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汇总审核,编制公开目录,实现权力、责任、流程、制度、风险“五个公开”。充分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时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完善制度——“限权”。按照监控机制建设要求,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制建设的全程,强调每个节点的制度规范。先后废止制度76项,新建或修订制度237项。建立和完善了决策、执行、监督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办事公开、财务管理、基建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控制度,强化了重点监控。

    创新手段——“控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监控平台,动态采集廉情信息,及时进行廉情预警,并对权力运行实时、全程监控。在首创水务公司探索开发了权力运行信息化监控系统,做到了权力运行“看得见、管得住”。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