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车人勤借勤还的习惯还未养成。刘立杰说,便民自行车只有快速循环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人只顾自己方便,习惯于上午借车、下午还车,一辆自行车,一天只能服务一个人,效率很低。“中午是出行的高峰期,但借车点中午基本无车可借,因为上午借车的人基本上都是下午下班时才还回来。”人民广场借车点一位交警告诉记者。
还车不及时,是否有还车不方便的因素呢?据了解,便民自行车推出时已考虑到这一问题,在一个点借车后,可在15个借车点中的任何一个点归还。虽然目前借车点还不是很多,但也基本覆盖了人流较大的区域。“如果借车、还车服务的办公时间再灵活机动一些就好了。”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有人建议,随着季节的变化,借车点办公时间可进行动态调整。比如现在天气转暖、白天时间延长了,借车点办公时间就可由目前的早7时至晚6时改为早7时至晚7时甚至晚8时。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为促进便民自行车快速循环,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借车人诚信记录。每按时归还一次,借车人的诚信记录增加10分;诚信记录越高,借车时的手续越简单。不按时还车的,诚信记录将被扣分;连续两次不按时还车,将取消其借车资格。有关部门希望拥有诚信记录高分的借车人越来越多。
公民文明素质应对接“免费时代”
石家庄文明办主任薛建廷:便民自行车是我国跨入公共资源“免费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免费时代”对公民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公众对公共资源普遍缺乏珍爱意识、共享意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向公众无偿敞开大门,全体公民都要学着在享受免费公共资源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护和发展这些资源。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公众的文明教育,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公共资源,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权利;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并出台刚性约束机制。(河北日报记者四建磊)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