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赵都市报记者 梁晓波 通讯员 莫丽 文/图
2010年在为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献血的名单中,无意中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经过打听却引出了一位默默献血21载的爱心车长。他就是公交四公司二路车队一位普通的司机——— 韩白冰。
韩白冰1971年3月出生,到现在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一米八一的个子,脸上总是挂着健康而爽朗的微笑。提起第一次献血他还是记忆犹新。那是1990年在青海某部队服役的时候,他在汽车连任班长,祖籍山西的小李是他的徒弟,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手臂受伤。当时韩白冰急坏了,开车带着小李到了离连队200多里地的甘肃市人民医院处理伤口。这时小李因为出血过多已经昏迷,医院的血库又正好没有A型血,韩白冰对医生说:“同志,看看我的血行吗?把我的血给他吧!”经过检查,他正好是A型血,于是韩白冰毫不犹豫地为战友输了200毫升,殷红的鲜血流进战友的体内,小李苍白的脸渐渐红润起来,他的心中充满喜悦。
没有想到自己的血液还可以帮助别人,从那次以后韩白冰开始了他的献血生涯。
1998年正值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山东小伙子韩白冰,从部队转业来到石家庄,成为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怀着为第二故乡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量的美好心愿,韩白冰走上了在石家庄的义务献血之路。
韩白冰没有想到,从在部队第一次献血,他这一献就是20多年,每年献血三四次,据韩白冰的献血记录及血液中心的统计,他有据可查的献血总量累计达到168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换了4遍。21年间,他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献血,从未因献血而耽误过工作,未因献血而要求特殊的照顾。因此,他成为石家庄市无偿献血奉献奖特等奖得主。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韩白冰坐卧不安,积极地捐款捐物。因为长期献血的人一般献血间隔时间都是半年以上,他是3月份刚献过血,当得知血库告急时,他要求献血被血战的工作人员好心拒绝了,他很着急,就动员了8名车长一下班就去排队等待献血。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公交车队的同事看到韩白冰换了个班就去献血屋了,2010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后,血库频频告急,公交四公司的政工员特意组织志愿者献血,在向灾区献血的名单的首页,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韩白冰。经过询问才知道,在2006年10月,韩白冰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还捐献了血小板,他要为更多的人献上一片爱心,如此的善举和胸怀,让人眼湿心热。
333549096586318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