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矿山,实现了矸石不升井,产煤不见煤。 (王洪涛 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就节能减排都作出了更为严格的指标要求和刚性约束,河北作为工业大省如何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备受关注。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
不久前,我省在成功实践“双三十”示范工程后启动了新一轮节能减排行动。
从中央到我省对节能减排工作所作的部署看,对责任目标考核力度的加强,以及对碳汇交易市场手段的采用等,都意味着节能减排已无退路可走,只有前行才有出路。压力加大,考核力度不能减 “与三年前比,企业界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正从原来被强制执行转为自觉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说,这种转变来得并不轻松。
他介绍,若没有我省“双三十”示范工程背后的严格考核,企业一般不会主动选择淘汰落后,不会从技术装备升级上减少污染排放。“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生态和环境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企业若不主动进行节能减排,政府不答应,老百姓更不答应。可以说压力之下没有退路。”丁立国代表说。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