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 白增安)目前,邯郸市510万亩玉米进入灌浆期。近期雨水充足,光照较好,丰收在即。从现在开始到麦播结束的50天时间里,该市农业系统通过百名专家驻村指导、 新技术推广和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全力保障“三秋”生产有序开展,为明年夏粮丰收及三年建成“吨粮市”目标奠定了基础。
市农业局组成8个指导组,分包16个县(市、区),每两天出一期工作简报;规定所有具有职称的技术人员,小麦播种期间在田间工作20天以上;继续扎实开展以“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方,培训百万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行动,全市1500名农技人员,自带被褥、炊具和米面油,深入生产第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 在前期已普遍重施玉米大喇叭口期肥基础上,大力推广玉米适期晚收技术,有效提高秋季玉米产量;全市所有麦田实行统一供种,全市示范方面积由10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所有示范方全面推广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深松(耕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等行密植、播后镇压和杂草秋治等九项关键技术。
对市县财政年度列支的3亿元“吨粮市”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确保该笔资金用于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物化补贴,以及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同时保证补贴物资安全及时地发放到位并发挥效能,为“三秋”生产增添活力和后劲。
现在,邯郸市共建小麦、玉米万亩高产示范方52个,各级示范田496个,总面积2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