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讯(记者崔虹 王凤伟)今日2时35分,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专家提醒说,立冬时节天气更加寒冷,大家在起居和饮食上,要遵循“早睡晚起”和“少咸增苦”的原则。
气象专家介绍,立冬是农历冬季的第1个节气,从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开始到22日或23日结束。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都是农历上表明一个新季节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到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
不过,农历上的“立冬”并不是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通常人们往往以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儿。有关专家介绍,立冬表示节气变化,每年的时间相对固定,都在11月7日或8日。而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入冬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二三周。根据我国中央气象台使用的四季划分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时,首日即为冬季的开始日。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李绍冰教授说,立冬时节正处在秋冬交替时期。此时节,受天气因素影响,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及风湿系统疾病最易高发。因此,大家在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的同时,在起居作息方面也要作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最好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