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标本兼治的南和样本(图)

    资金 多元筹集以求保障

    长期以来,环卫工作都是重城市轻乡村,不要说村一级,就是乡镇一级,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严重不足,导致不少乡镇的垃圾清运设施不足,垃圾处理没有场所和设施。大量资金投入对于南和这样一个财政穷县来说,是一笔巨额开支。

    钱从哪里来?针对资金困局,南和县开始尝试破题之举。

    据了解,该县探索出几种多元化筹资模式。一是”挤”,先是投入400万元对此活动予以支持,又拿出44万元对各乡镇进行补助,实行以奖带补。二是“争”,积极争取、整合各种农口项目资金,利用各类民生工程等政策性资金。三是“出”,全县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凡是有集体收入的村,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

    根据各户人口数征收或依托水费、电费定期收取一定的卫生费,并对临街门面和摊点收取卫生清扫费。此法名为“收”。

    还有就是“捐”,动员大户、企业主捐献一定资金。再有就是“罚”,对违规堆放垃圾者或乱搭乱建者,收取一定罚金。最后是“代”,即对于贫困人员,灵活利用公益岗位和低保政策,以劳代费。

    据介绍,上述办法所筹资金由村民代表共同管理,并将开支情况及时对外公布,为清洁城乡活动长期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一无完善的服务体系,二无良好的投入机制,三无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农村环境治理就会寸步难行。在诊治“垃圾围村”痼疾上,南和县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方式,或为一个良方。(燕赵都市报记者张会武、邢云)

【责任编辑:丁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