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80%污泥未能妥善处置,而其产生量却还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我们利用现代生物研究探索‘污水生化处理过程污泥减量技术’,目前已取得方向性突破。”刘洪泉表示,这项技术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下削减污泥量,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2年12月23日,在德赛公司一处中试基地,笔者看到污水通过一个巨大的曝气池,池水中悬浮着许多絮状体。“这些叫做活性污泥,里面有很多微生物。当污水进入曝气池时,其中的部分污染物就会被这些微生物‘吃’掉。”
“别小看这些微生物,它们可以‘吃’掉一半污泥。”刘洪泉介绍说,2012年这项技术已在石家庄、内蒙古等地的一些工业企业和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试运行,“效果很好,污泥减量率至少50%以上。”
2
高效除污菌群含有近百种微生物
在德赛公司研发中心,一个个小瓶子引起笔者注意。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说:“它们就是能消除污泥的复合微生物菌群,是经过5年多时间筛选出的近百种微生物组合。”“我们所选用的菌株全部是微生物益生菌。这些微生物通过共代谢作用,实现高效降解污染物。”刘洪泉告诉笔者,共代谢作用的原理更容易理解,人的团队合作可以高效完成任务,这在微生物发挥作用方面同样适用。他说,污水常因成分与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其可降解性较差。有时单一菌株往往只能完成降解一到几个污染物品种,或某种难降解物质的第一步或者前几步,而且效率较低。如果系统中多种菌株共同发挥作用,便可以迅速降解污染物。“同时还要保证这些微生物不含任何有害菌和致病菌,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也不会影响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对于这一点,刘洪泉说,省疾控中心对复合微生物菌剂检测结果表明,其不含有害物质和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