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申萍、李宽振、郭占芳、姚春生)虽是严冬季节,但白色的蔬菜大棚内依然生机盎然。“过去种蔬菜,全靠大水漫灌,一亩地一年光浇水就得1000多立方米,正常年景,一亩茄子收获7500公斤左右,收入4万多块钱。自从实施滴灌后,大棚蔬菜亩产最高达到了1万公斤,收入增加近万元。”在大棚内,肃宁县佳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中波高兴地对笔者说。据悉,此滴灌项目将陆续在全县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推广,越来越多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和佳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样,享受滴灌项目带来的效益。
肃宁县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占地面积2.5万亩,去年县水务部门投资203.68万元,首先对示范区内的800亩农田实施了滴灌工程建设。这种滴灌技术主要特点是以低压小流量出水,实现局部灌溉,增强节水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当地合作社社员把滴灌工程比喻为在给蔬菜“打吊针”,可有效改善大棚内的小气候,同时与科学施肥结合起来,变浇地为浇作物,变浇水为滴“营养液”。窝北镇垣城南村党支部书记高广重说,佳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示范区中滴灌面积最大的蔬菜基地,全村200亩蔬菜因使用滴灌增加纯收入100多万元,让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如今,垣城南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村。
自从滴灌工程走进农业示范区,韩中波便将蔬菜每季的种收、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捧着账本边算边说:“用滴灌,省工时,设定好灌溉时间和用肥量,全年灌溉每亩只需4个工日,每亩节省6个工日,节省费用600元;用滴灌,省土地,可节地20%,每亩节地效益达5000元;用滴灌,省化肥,每亩可节省化肥款150元;用滴灌,还能有效降低棚内的湿度,提高温度,减少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用滴灌,最主要是省水,以前浇地大水漫灌每亩每次需水80立方米,而滴灌只需20立方米左右,节水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