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50个高点站位、产业特色鲜明的开发区创建“品牌园区”。近期先抓好秦皇岛开发区的“中国数谷”、石家庄开发区的“中国药谷”、鹿泉开发区的“中国光谷”、承德双滦开发区的“中国钒谷”以及燕郊开发区的“中国商谷”等建设与完善。
发展50个“总部经济”,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龙头企业总部落户开发区,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认定一批国家行业“标准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检测中心”、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孵化中心”等,以实现“总部-研发—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搭建和运用各类招商载体。组织开发区利用廊坊“5·18”、香港投洽会、“9·8”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等各类国内外大型招商展会,及境外举办的小团组招商活动作为我省开发区投资招商重要载体。
支持30个扶贫攻坚重点园区。围绕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沿海隆起带的建设,建设扶贫攻坚、试点示范重点园区。近期抓好丰宁、平泉、兴隆、张北、万全、怀安、青龙、卢龙、海兴、黄骅重点园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重点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占本地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