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是否做过尝试?
王永波:在南楼乡政府的帮助下,去年我曾与彭后街道办合作过,搞了一次尝试,比较成功。
记者:那你是否有长期打算?
王永波:到秋天,我还会推出花生、红薯、萝卜、白菜等农产品。如果再继续向前发展,我希望能实现订单种植,城市社区老百姓要什么菜,我就种什么菜!那时,可以带领我们村来搞这种订单种植,实现更加广泛的农社对接!
探访
棉七社区有个“棉花团”为居民寻找实惠蔬果
打个电话,转天就有人把农田的新鲜蔬菜送到社区;农民接个电话,转天就能把农产品“变”成钱……这种农产品直接“走”上餐桌的方法有个术语叫做“农社对接”,也就是农村地里的农产品来到城市社区里。这种新鲜的经营模式,早在石家庄就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社区——桥东区彭后街道办事处棉七社区。
农社对接过程:先考察,再试吃、砍价、订货
“大家都来尝尝这串葡萄怎么样?这个星期咱们社区打算团购巨峰葡萄,价格4元钱一斤,拿了些样品让咱们鉴定一下。”昨日上午,在桥东区彭后街道办棉七社区居委会内,党总支书记许丽萍招呼着居民们,七八位居民走上前去拿起了桌子上放的又大又亮的葡萄。
“这葡萄真便宜,今天早上我去早市,买这巨峰葡萄8块一斤,现在只要4块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许丽萍和居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决定8月9日(本周五)在社区进行葡萄的团购。这次葡萄的团购并不是偶然,从去年7月份至今,棉七社区已经进行了100多次的农产品团购。并且还有了一支专门的团购队伍,队伍都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我们这支队伍有考察团、试吃团、砍价团和调查团,考察团负责实地考察,试吃团负责试吃农产品,调查团对商品市场价格进行调查采集,砍价团则负责砍价。”等到价格等各方面都合适后,居委会就会出面统计总数,下订单了。“数目的统计,我们一般都是由各楼楼长完成的。”许丽萍说道,统计完毕后,汇总给菜农,然后定好送货时间,统一进行购买。
【责任编辑:孙婷】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