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社真正对接还有几步路要走
谁来管理?物流费怎么解决?农产品如何保质保量?这些都是问题
昨日,家住北苑小区的王阿姨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她也想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除了王阿姨外,希望到自家门口卖菜的市民还有很多。
“农社对接”的确实用,可市民、农户和组织者却有着各自的担忧:“农社对接”到底由谁来管理?农产品运输的物流费该怎么计算?农户和市民对接到底能坚持多久……看来农社真正对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多个因素制约“农社对接”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王女士每天都在为买菜发愁。“我们小区附近倒是有几个菜摊,可是那些菜,不是贵就是不新鲜。”看到棉七社区的“农社对接”后,王女士羡慕极了。在期盼自己社区也能加入的同时,她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在她看来,想要做好“农社对接”,社区居委会或办事处的相关领导必须重视。
听到王女士的想法后,正定大学生“菜农”王永波连连点头。他说,他早就有了“农社对接”的想法,可就是不知道和谁去联系。像棉七社区这种成熟的团购机制,不是每个社区都具备的。除此以外,农村合作社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农社对接”的一个原因。
“农户们缺乏营销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农社对接’对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专业岗位的需要。”王永波说,想要真正实现“农社对接”,除了让社区管理者认可外,还要让农村合作社的负责人活跃起来。
【责任编辑:孙婷】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