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农社对接”石家庄受欢迎 多个因素制约发展

2013-08-16 09:10:14 来源:燕赵晚报

    王永波说,广西“农社对接”是由倡导绿色、健康的爱心组织管理的,如果石家庄也有这样的组织就好了。

    物流是个大问题

    王永波与棉七社区的第一次“农社对接”成功了,他在高兴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顾虑。“对接的社区找到了,可今后的物流却是一个大问题。”王永波说,这次他的土豆以1.1元一斤的价格卖给棉七社区居民,运输车辆是由公交9路车队提供的。可如果算上物流费用,就需要考虑一个更周全的运作模式。

    “现在我们辖区棉七社区的‘农社对接’,都属于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一直没解决。”彭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这么多次搞“农社对接”,经常是他们联系辖区单位进行友情赞助,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希望有一家专业物流公司能和我们合作,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无论是每周送一次菜,还是半个月、一个月送次菜,都和物流是否方便有着直接关系。”这成了王永波和彭后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的一致看法。

    农社对接

    最好能做成品牌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一种新兴的卖菜模式,市民们对“农社对接”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到底能坚持多久?时间长了会不会出现缺斤短两现象?“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大或身体不好的居民,家门口就能买到菜的确不错。可这些菜都是分好的,会不会出现缺斤短两现象?”市民陈女士说,数量有了,还要有质量。她希望产品种类要丰富、质量要过关。还有的市民希望“农社对接”最终能成为一个品牌,成为老百姓真正的生活帮手。

    对此,棉七社区居委会书记许丽萍说,市民担心的问题,也是她每次对接前考虑的。她觉得不应让这些“细节问题”阻碍“农社对接”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上海都有农社对接

    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朝阳区农餐、农社对接”活动,不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蔬菜价格,还可对农产品产地追溯源头,保证食品安全。北京市朝阳区“农社对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农产品售卖车,农产品基地的运货车开进社区,直接在社区销售;二是由社区提供固定的售卖点,农产品在售卖点销售。

    上海也曾推广过“农社对接”,活动是由上海理工大学18名大学生发起的。经过社会调查,大学生们发现,很多时候菜价高的主要原因是中间环节与经销商太多,于是他们便开始组织农产品与社区居民对接,跳过了多级中间商,果真降低了菜价。(燕赵晚报记者冯月静 赵晓华)

【责任编辑:孙婷】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