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重机制资源价改靠市场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3-11-21 08:28:55  责任编辑:张昭

    《决定》鼓励社会办医,并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认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思路是对的,但是要明确一点,社会办医是补充力量而非主导力量,要改善当下的医疗环境、实现医疗费用降低等目标,还是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多下功夫。此次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机制综合改革,是一大进步。

    就在此次全会召开前,由于接连发生的医患冲突事件,全国多地医生不满当下的医疗环境,一些医院甚至提出用停止诊疗一天的活动来表示抗议。医患矛盾再度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

    李玲认为,《决定》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提出“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因为医疗卫生体制中最关键的就是医生,取消以药养医,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使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上,赢得患者的信任。

    目前,北方已全面进入供暖季。一个坏消息是,中石油华北地区开始限气,有媒体评价其为“史上最严重气荒”。在此背景下,《决定》剑指资源价改,更凸显其现实意义。

    《决定》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对此,《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要抓住难得的经济发展“换挡期”,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应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资源性产品供应格局,增强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性。

    与此同时,不少民众也担心,本次全会推进资源价改,今后家里的水电油气开销会加大。

    对此,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表示,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不能等同于变相涨价。价格市场化的核心是让市场在价格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价格能够更多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在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过程中,确实有涨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过去资源环境价格压得比较低,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供求的状况和资源稀缺的程度,特别是也没有反映环境损害的成本和生态补偿的价值。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有一个暂时的上涨,我觉得也是必然的。但是,价格市场化完成之后,就像现在的煤炭、成品油一样,价格忽涨忽落、涨涨跌跌,这是一种常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