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覆盖 无缝隙对接 市场化运作
高邑:城乡环卫实现一体化管理
【编者按】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列入改造提升任务的3227个重点村,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积极推进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15项任务。在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各地因村制宜,创造性地探索各种新举措,形成了各自的项目建设“一招鲜”。即日起,本报将撷取部分重点村的“一招鲜”陆续刊发,以资借鉴。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马朝丽)环境卫生一时清理易,长效维护难。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过程中,高邑县为彻底改善县域环境面貌,防止反弹现象发生,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该县以“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为原则,以环卫管理机构建设、专业保洁队伍建设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行“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公司处理”的保洁模式。
县里成立了县域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及城管、交通部门组建环卫中队,各村组建环卫小队,并制订了相应的职责和奖罚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村按照每60人一个的标准设置垃圾收集桶,每300-500人设一个垃圾收集点。同时合理布局,建设转运站,对各村的垃圾及时进行转运和处理。
建立村规民约和门前卫生“三包”机制,各村居民、各生活小区居民负责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整理分类,每天按照规定时间放置到指定地点。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对垃圾进行定时收集,集中清运到本村垃圾收集点。
为及时有效清运、处理垃圾,高邑县还与北京晓清环保公司签订了30年合作协议,县垃圾处理场由该公司经营。每天,北京晓清环保公司负责将各村的垃圾转运至各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处理后,再将垃圾运送至县垃圾处理场,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责任编辑: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