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

渤海新区上半年推进落实重点项目259个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6-25 09:23:51  责任编辑:孙婷

    项目从何而来?渤海新区充分发挥紧邻京津、濒临大海的优势,不断扩大北汽项目、北京生物医药园落户新区的吸聚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新区在京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寻求承接京津产业,尤其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作为京冀加快区域合作、推进产业协作的重要成果,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起航,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建成以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及医药关联产业为主,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时,以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渤海新区京津科创产业园强力启动,目前,已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海淀创业园等方面建立了密切联系,正在加速吸聚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极具成长性的高新技术项目,力求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和聚集地。

    立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渤海新区对于原有产业狠抓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发展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着力突破石化高含硫原油加工、多项传质工程技术、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等关键和核心技术,争取更多企业实验室跻身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行列;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围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优化空间布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已构建起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钢铁及装备制造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氯、氢综合利用两条特色产业链。此外,通过强化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推进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步伐,突出抓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严格节能评估审核,为打造资源集约发展常态提供有力保证。

    “当前,渤海新区呈现出的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集群发展态势来之不易。对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招商洽谈、前期推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四段式’服务体系,建立‘月集中调度、季总结盘点’制度,确保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渤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项目建设每周例会制度,推进网上微信在线调度、现场办公一线调度、专题协调集中调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努力为项目建设打造优质、高效、阳光的服务环境。”

相关新闻

渤海新区19个河北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投资逾135亿元

2015-05-28 08:44:17

今年,渤海新区入选河北省2015年第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企业共有19家,总投资135.39亿元。项目数量位居沧州市首位。

全国最大单体合成氨生产装置在渤海新区临港开发区建成

2015-05-28 08:34:59

日前,全国最大的单体合成氨生产装置在渤海新区临港开发区建成。

渤海新区微信工作群全天候办公 两年解决问题1346件

2015-05-28 08:33:08

在渤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的手机微信上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即时信息。利用微信这种现代通信工具推进工作,已成为新区抓工作的新手段。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起“七大攻坚战调度群”“境外招商调度群”等十多个微信工作群。

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

2015-05-21 15:10:14

    为了配合项目的建设进度,我行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服务团队,多次与企业接洽,为其制定了项目融资、代收热力费、代发工资、外汇结算、银行承兑、电子银行、信用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渤海新区与天津韩国商会签署合作协议

2015-04-30 17:30:28

日前,渤海新区与天津韩国商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全面、深度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本转化,产生双赢效益。天津韩国商会遍布天津各行业,主要集中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