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能否不再是“青春行当”(图)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0-02 09:17:18  责任编辑:王春锐

    完善教育体系

    挖掘相关人才

    在本届吴桥杂技节举办的国际杂技商业洽谈会上,以设计、建造马戏大篷为主业的河南周口市金贵演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围满了国内外客商。该公司总经理张玉玺侃侃而谈,向大家推介着自己的产品。据了解,他曾是一名马术驯兽师,借助多年的演出经验和业内人脉,在目前的经营岗位上干得十分出色。

    周晓娜曾是一名杂技演员,在本届吴桥杂技节上,她的身份是节目编导。9岁时,周晓娜就进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习杂技,15岁时被分配到吴桥杂技团。在舞台上表演了8年,之后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杂技编导班学习,从而完成了从一名演员到编导的成功转型。

    张玉玺介绍,杂技人才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退役演员的转型问题尤为突出。退役后能当上教练,算是个不错的出路,但这毕竟是少数,目前,大多数杂技团的教练已经饱和。

    离开舞台的杂技演员该往何处去?齐志毅认为,杂技的发展不仅依靠专业技能人才,还有赖于许多附属于该艺术门类的人才支撑,比如编剧、导演和营销人员。这就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杂技教育体系。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杂技学校都为中专,除了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外,还有上海马戏学校、北京杂技学校、河南濮阳杂技学校等。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杂技艺术的高等教育院校。“目前,我国的杂技教育体系不太健全,在杂技教学领域,缺乏高端的师资,编导、营销、音乐、服装、舞美人才都十分匮乏。只要把这些人才的培训、教育渠道打通,退役演员的转型空间将变得广阔。”齐志毅说。

相关新闻

让杂技演员后顾无忧

2015-10-02 09:10:04

面对着训练中的高风险,面对着短暂的职业“黄金期”,走下舞台后,杂技演员面临着残酷的转型难关。从政府层面,对于高风险的杂技表演行当,要为演员们推出相关的“强制险”,为其人身安全系上保险带。

国庆节第15届吴桥杂技节公益演出走进革命老区平山县

2015-10-02 06:57:43

10月1日,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迎来了第15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公益演出,中外杂技艺术家给乡亲们送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丰富了大家的国庆假日生活。

石家庄第六届杂技商业洽谈会成功举办

2015-10-02 00:40:50

9月30日,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商业洽谈会(以下简称杂洽会)在省会举办。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