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王砚菊,任丘市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作业大队女员工。5年来,她牵头组建113人的“手牵手”爱心助学团队,资助120多名困难学生;募集图书,在山区小学建起爱心图书室;担当心理健康工作室志愿者,为许多人解开心结;深入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送去贴心的温暖与关心……
春节前夕,王砚菊和张华绿色家园爱心人士一行23人,到达保定涞源贫困山区。他们走访了新结对助学家庭37户,为118名结对贫困学生和5户贫困家庭送去了助学款、御寒冬衣、学习用具和米、面、油等慰问物资。而这只是王砚菊5年来组织和参与的公益行动之一。
谈起自己的公益之路,40岁的王砚菊讲起5年前初春的一件事。“那天,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甘肃男孩刘帅豪家境贫穷却不舍学业的故事。”当时已为人母的王砚菊心中充满了对刘帅豪的同情。她按照节目中留下的班主任唐老师的联系方式找到男孩,为他和相依为命的爷爷寄去了羽绒服、书包、画笔等物品。自那以后,她就走上了公益助学这条路。
如今,王砚菊个人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还发动身边的志愿者们组建“手牵手”爱心互助团队,成员从当初的几个人壮大到113人。爱的火种遍布油田各个单位,共资助贫困山区、任丘周边、油田困难家庭孩子120余名。
从2012年开始,每逢春节和“六一”儿童节,王砚菊都会带领团队成员走进保定市涞源县贫困山区,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去年3月至8月,王砚菊与团队成员先后在油田多所学校组织开展“捐献图书送山区孩子”活动,先后募集图书5000册,分门别类整理好后,于“十一”前夕,送到了山区孩子手中。王砚菊还帮助涞源县东团堡乡卸甲沟小学建立了“华油爱心图书室”。
王砚菊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先进的思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只要能够帮助孩子们放飞希望,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心连心”让阳光照进人们心里
华北油田局域网“心连心”心理健康工作室,已成为油田员工的心灵驿站。自从2012年成为“心连心”心理健康工作室志愿者后,她利用这个平台,解开了很多人的心结。一天,网名叫“A p p l e”的女士向王砚菊倾诉:老公写给前女友的情书被她看到了,作为妻子,瞬间觉得心好凉。她开始怀疑老公……想要放下却总是放不下,这件事就像魔咒一样困扰着自己,不知何去何从。
王砚菊在回帖《给幸福一个台阶》中写道:“亲爱的A p p l e,冲动是魔鬼,冷静才是金。无论如何,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心静如水的时候才能作出正确的
判断。大海的宽广在于汇集成千上万条川流,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深浅浅的缘分。想到这些,心就会因为宽容而变得坦然,爱就会因为宽容而成就伟大。试着用你的宽容给你和老公的爱一个台阶吧!你会幸福的。”
二连油田地处内蒙古草原,长期的野外工作环境,让这里的员工难免产生一些思想情绪。对此,王砚菊利用休假时间,走进基层单位和边远站点,进行员工心理疏导。王砚菊在与员工面对面、心贴心的交谈中,为更多员工找到了树立阳光心态的路径,让大家更好地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
照顾孤寡老人始终在路上
2012年的一天,王砚菊陪妈妈回河北雄县老家看望外婆,听外婆说起邻居马荣香奶奶的情况。老人81岁,无儿无女,靠低保和捡垃圾生活。当天中午,王砚菊来到马荣香家,看到老人的窘境,她心疼得掉下了眼泪。王砚菊扭身跑出门,从商店给老人买来米、面、油和一些生活必备品。从那以后,王砚菊就和马荣香结了缘。除了每月给老人寄去300元生活费外,每次休假她都会抽时间看望老人。马荣香逢人就说:“砚菊就是我的亲孙女。”
5年来,她一有空闲,还走进养老院和油田空巢老人家庭,陪老人聊天说话,帮他们擦脸洗脚剪指甲、打扫卫生、换洗被褥。
回望王砚菊5年多的公益历程,她犹如草原上绽放的干枝梅给人带来淡淡的幽香。王砚菊常说:“公益是照亮自己和别人的心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中来,绽放我们人生的绚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