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公共服务普惠 优质资源共享
天津日报记者 廖晨霞
背靠同一燕山山脉,同饮一湾滦河水,京津冀三地同缘,休戚与共。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确定以来,三地在探索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实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医疗
一个平台 信息共享资质互认
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邯郸市第一医院、承德市肿瘤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通过开办分院、签署合作协议等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2015年9月,三地卫计委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区域医疗服务合作、公共卫生服务区域联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对接、构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调机制、妇幼保健合作等十个方面加强合作。
记者从天津市卫计委了解到,在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工作计划中,三地将相互开放卫生计生数据库,联合推进医师和护士在三地电子注册并共享信息,互认资质;逐步落实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三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互认……这些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逐步落实。
教育
一堂示范课 连接三地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寒假,天津市北辰区的多位中小学名师忙着准备优质“示范课”。在未来五年,京津冀三地的中小学名师将联合推出1000节优质示范课,三地学生也将共享这些名师名课资源。
除了在基础教育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外,在职业教育方面,天津市教委与河北省教育厅签署了《津冀两地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石家庄市教育局现代职业教育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院校管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2014年12月,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河北工业大学意见正式生效。
这样的合作未来将更加深入。据了解,今年,天津市教委还将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支持本市高校与京冀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人才
一个通道 连接引智引才大市场
为发挥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天津市人社局先后与北京市人社局和河北省人社厅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和人力社保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打破制约人才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凡持有属于国家设立的职称系列、三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工作调动不需要更换资格证书,可由用人单位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认定相应的从业资格。
下一步,天津还将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人才合作,推动人才政策相互衔接,联合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统一发布人才政策和需求信息。推进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今年,还将推进三地互设人才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跨区域流动提供便捷的就业、培训、异地人事代理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