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温津贴你拿到了吗 全国多地上调标准

2016-06-12 11:32:39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责任编辑:李莎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如,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区的发放时间段为6到8月,而海南省的发放时间长达7个月,为4到10月。

    高温津贴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每年夏季,高温津贴都是不少劳动者关心的话题。日前,媒体报道称,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等相关部门要求,今年6月至8月北京将给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其中,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同时,高温作业将同时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以津贴发放替代这些物品的发放。

    其实,在2012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就印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但在执行中,不少企业要么以饮料、绿豆汤代替高温津贴,要么压根就不发。

    高温津贴为何遭遇落实难?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传统观念里,凡是“津贴”都属于单位福利,而福利好坏由单位的性质和经营情况决定,发与不发全凭单位自己说了算,不具强制性。所以,很多劳动者自己都搞不清楚高温津贴的标准,甚至不知道有高温津贴这回事。

    第二,与用人单位相比,劳动者毕竟是弱势群体。很少有人有勇气为了一点津贴去跟单位撕破脸、对簿公堂。

    第三,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也就是说,在制度层面,能不能拿到高温津贴,要以环境温度为标准。室外倒还好说,毕竟有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作参考。可室内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劳动者没有获得合法的高温津贴,就要举证当时的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那么,温度测量该由谁来做?怎么做?

    因而,让高温津贴制度从纸面落实到行动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于劳动监察部门而言,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哪些企业的劳动者通常从事高温作业要做到心里有数,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督;有关部门还要积极通过媒体等渠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更多的劳动者知晓高温津贴是一项法定福利和其发放标准,鼓励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形成企业内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督机制。

    炎炎夏日,每月一两百元的高温津贴,数额虽少,却是国家对劳动者的体恤,体现了政策人文关怀的暖意。这份情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让劳动者真真切切地感怀于心。“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政策要想真正造福于民,还得在执行上下一番功夫。(新华网)

    12日起至14日 河北大部地区有雨

    今天,河北大部地区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据河北省气象台监测,14时气温,北部地区为17℃至30℃,中南部地区为22℃至33℃,石家庄市区为30.8℃。

    今天夜间,邢台、邯郸多云转阴有雷阵雨或阵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明天白天,邢台、邯郸多云转晴,其他地区晴间多云。河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变幅不大,仍处于较高状态。北部地区设区市(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最高气温为24℃至31℃,中南部地区设区市为31℃至32℃。

    12日夜间到13日,全省多云转阴,其中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石家庄、邢台西部、邯郸西部有雷阵雨,局地有中雨。大部地区最高气温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状态。北部地区设区市(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最高气温为23℃至29℃,中南部地区设区市为27℃至33℃。

    13日夜间到14日,全省阴有雷阵雨,其中东部、东北部有中到大雨。

    石家庄市区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2日,多云间晴,最低气温19℃,最高气温32℃;

    13日,多云有雷阵雨,最低气温21℃,最高气温30℃;

    14日,雷阵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9℃,最高气温28℃。(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河北发布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

2015-07-31 08:50:05

省人社厅今天发布消息,我省发布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用工场所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从2015年开始向劳动者(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发放夏季高温津贴。劳务派遣工由用工单位随本单位劳动者执行。

网友吐槽高温津贴落实不到位:用一包绿豆冲抵了

2015-07-17 08:52:13

高温露天工作发放标准:一般高温天气(35℃~37℃)作业,最低高温津贴为每人每天5元;中度高温天气(37℃~40℃)作业,最低高温津贴为每人每天10元;强度高温天气(40℃以上)作业,最低高温津贴为每人每天15元。

记者调查:唐山很多劳动者从未领过高温津贴

2015-07-14 09:09:47

有很多受访者从未享受过高温津贴,多位受访者表示,并不知道高温津贴如何发放。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