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临西:农村生活垃圾“不落地”

2022-10-27 11:03: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玉坤、李勇)走进临西县摇鞍镇乡修枣科村,绿树掩映下的大小街巷洁净如洗;农户房舍旁栽种的花草,不时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这里,已经找不到以前垃圾乱堆、蚊蝇乱飞的踪迹。

10月21日,在临西县摇鞍镇乡罗庄村,保洁人员驾驶着电三轮走街串巷收集农户的生活垃圾。

“垃圾不落地,文明我传递,环保更给力......”深秋的清晨,天气寒凉,但当环卫车辆小喇叭儿的声音渐近时,修枣科村的村民便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将家里收集好的生活垃圾投放到车上。

“村里有200多住户,俺驾驶着收集垃圾的电三轮,每天早晚在村里的街道、胡同各转一次,完全能满足大伙儿投放垃圾的需要。”修枣科村保洁员史庆华说,在上门收集农户生活垃圾的同时,他还带着工具,及时清理街巷上出现的零星垃圾。

10月21日,在临西县摇鞍镇乡罗庄村,保洁人员在上门收集农户的生活垃圾。

修枣科村民修振会说,原来,附近七八个住户的生活垃圾都投放到他家旁边的垃圾点,虽然保洁队定期清理,但一到夏天,还是蚊虫乱飞、气味刺鼻,早早地就得把门帘挂上。自从实行垃圾上门收集后,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彻底变了样儿,心里也变舒坦了。

“村里保洁车辆上门收集的生活垃圾,运送到村外1公里的临时集中存放点后,当天就会被清运至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再处理,从没有隔过天。”修枣科村党支部书记修新华介绍,“正是这种从‘上门’收集到当天清运处理的垃圾‘不落地’处理举措,让越来越多的村庄环境上了个大台阶。”

如今,就像在修枣科村一样,“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给力”已经成为临西县越来越多农民生活变美的真实写照。

10月21日,在临西县摇鞍镇乡罗庄村,保洁人员正在将村临时集中存放点的垃圾装车清运。

去年,临西县开始试点推行农村垃圾“不落地”环卫工作做法。为构建长效保障机制,该县实行公司化运营模式,将乡村环卫工作纳入县国企正和发展集团下属的振兴农业公司,负责整合资金用于农村环卫长效管理和环卫设施建设。组建了千余人的专业化农村环卫队伍,开展农村环境清洁、生活垃圾转运、人居环境治理等社会化服务。每个乡镇建设了垃圾压缩转运站,充实了大型垃圾装载、压缩等车辆;所有村庄配置了垃圾收集、转运的器具、车辆,固定了垃圾临时集中存放场地。制定完善了农村环卫工作标准和考核奖惩制度,不定期不定时对各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确保了农村垃圾定时清运、日产日清。目前,全县已有78个村庄实现生活垃圾“上门”收集,预计明年6月份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

“环境问题,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关乎群众生活质量。”临西县委书记孟宪鹏表示,下一步,他们在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不落地”工作成效的同时,整体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建设,逐步让所有村庄的颜值靓起来。

责任编辑:高小茹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