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钩沉丨龙烟铁矿:百年钢企孕育者

2023-11-09 07:13: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8月2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原龙烟铁矿矿区一处旧房舍。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阅读提示】

它是一座百年铁矿,曾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矿山,是北洋政府规划建设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今天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前身为河钢集团宣钢公司)和首钢集团的孕育者。

抗日战争时期,它遭遇疯狂掠夺,一起起惨案在此被制造。但在铁矿工人的反抗和抵制下,日本侵略者远未完成对它的掠夺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它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百万吨级大型地下铁矿山,矿山铁人马万水的精神,在这里传承至今。

它就是龙烟铁矿。

“马万水小组”工人使用凿岩机施工作业场面。(资料片)马万水纪念馆供图

北洋政府规划的“北方最大的工业中心”

今年5月以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前身为河钢集团宣钢公司)的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工艺首开国内先河,为钢铁行业“以氢代煤”冶炼“绿钢”提供了新方向。

一时间,这家位于张家口宣化区,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受到极大关注,迎来一批批参观者。

在我国,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并不算多,拥有领先工艺的张宣科技却是其中一个。回溯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龙烟铁矿时期。

龙烟铁矿,我国地下开采的大型矿山之一,曾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矿山,如今隶属于河钢集团矿业公司,它是张宣科技的前身,也是首钢集团的孕育者。

今天的河北赤城、怀来、宣化一带,埋藏着丰富的铁矿。在烟筒山、庞家堡一带,矿层大致为东西走向,矿层之上为坚硬的石英质层,中间夹有页岩及石英岩数层,结构为肾状和鲕状,属于浅海沉积形成的矿床。

《宣钢志》记载,1985年赤城县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近南堡古文化遗址,遗址上采集到炉渣和渣铁标本,渣铁正是用当地的赤铁矿冶炼。后经测定,该遗址年代在公元1020至1170年间,属辽金时代的冶铁遗址。

千百年来,对铁矿的开采一直零星存在,直到20世纪初的一次勘探,龙烟铁矿才开始大规模开发。

据《河钢矿业志》记载,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瑞典人安德森等人三次到龙关(今赤城县一带)境内的辛窑、三岔口和怀来境内的麻峪口一带勘察,断定此地铁矿有极大开采价值,并先后发现了庞家堡矿、烟筒山矿。

“对新发现的铁矿,当时地质界评价甚高。同时代编著的一份《龙烟铁矿之调查》称,‘其矿层之厚、矿质之佳,亦足为世界太古纪以后水成铁矿中之罕见者。’这个调查还记载了龙烟铁矿储量,约9000万吨,占当时地质调查所估算的全国铁矿总储量10亿吨的9%。”龙烟铁矿历史研究者、《宣钢志》编写者付世昌说。

矿山勘察之际,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铁价飞涨。官商之中,很多人看中了铁矿开发的价值。1918年,官商合办的龙关铁矿公司成立,陆宗舆任龙关铁矿公司督办。公司首先在辛窑、庞家堡一带试采,矿石含铁品位平均50%以上,销路很好,无奈外运困难,只好暂停开采。

“其实,在此之前的1917年,安德森等人对烟筒山矿进行了二次勘察,认为不但矿石品质甚佳,且距宣化仅8公里,运输方便。陆宗舆据此于1918年呈文,请求将烟筒山矿划归龙关铁矿公司。几天之后,曾任财政总长的梁士诒呈文申请成立烟筒山铁矿公司。双方互相争夺,各不让步,于是有了烟筒山矿开采权的‘陆梁之争’。”付世昌说。

龙烟铁矿名称由来,便与这次争执有关。

多方调停下,双方最终商定,龙关、烟筒山两个铁矿公司合组成一个公司,官派督办一人,以陆宗舆充任,商举董事长一人,以梁士诒充任。“陆梁之争”始告平息。“新成立的公司,取龙关、烟筒山两个地名的字头,定名为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付世昌说。

创办初期,龙烟铁矿是北洋政府规划建设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中心”。龙烟铁矿公司的经营设想是:先开采烟筒山矿,而后建设一座大型炼铁厂。按照上述经营设想,首先开始烟筒山矿的开发。

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冶炼能力,烟筒山矿开采的铁矿先被运至汉冶萍公司(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试炼生铁。据汉冶萍公司史料记载,“共炼四个月,炼成生铁约20000吨,成绩甚佳。”不过,因运费过高,被迫停炼,烟筒山矿也于1920年停产。

与此同时,1920年,龙烟铁矿公司在北京石景山征地1100多亩,准备兴建炼铁厂。就在石景山炼铁厂(今首钢前身)建成有望之时,公司资金枯竭。此后,多次筹集资金均告失败,炼铁厂建设陷入绝境。

至1923年,龙烟铁矿公司开业4年后,只有烟筒山矿投产,共生产矿石约10万吨,其中超过一半没有销售出去,只好存于山坡之上。此后一段时间,龙烟铁矿公司惨淡经营,业务逐渐荒废,设施设备也遭到破坏。初创时期的龙烟铁矿,以经营失败告终。

马万水戴勋章照片。(资料片) 马万水纪念馆供图

抗战时期遭遇疯狂掠夺

龙烟铁矿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日本人所觊觎。至1937年被占领之前,日本对龙烟铁矿的调查,就不下20次。调查的内容涉及铁矿的储量、品位,矿区的水文、地质、气象以及矿石经塘沽运往日本的可行性。日方甚至在当时就制定出了龙烟铁矿开发方案。凡此种种,可谓蓄谋已久。

七七事变后,日军经沽源、张北向张家口进攻,先后侵占了赤城、龙关、宣化等地,并占领烟筒山矿。日本对龙烟铁矿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就此开始。

1939年7月,日军注册登记“龙烟铁矿株式会社”,下设庞家堡、烟筒山两个采矿所,随后一步步展开对龙烟铁矿的经济掠夺。

“日本侵略者制定了庞大的掠夺计划,专门制定了《龙烟铁矿开发五年计划》。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庞大计划难以马上实现,日本人于是放弃暂时难于开采的矿区,重点开采易采易运的烟筒山矿和庞家堡矿,还在宣化就地建制铁所炼铁。”付世昌说。

1941年,一份《龙烟铁矿扩充基本五年计划》被制定出来,计划将龙烟铁矿生产能力由1941年的60万吨扩充到1946年末的250万吨,六年中矿石总产量为940万吨。

“根据记载,这年11月,日本人又再次修改计划,在原生产能力不变、无力再扩充的情况下,强行增加年产量,六年总产量扩大到1040万吨。”付世昌说。

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日本侵略者采取“以人换矿”的残暴政策,疯狂压迫矿工,制造了一起起惨案。

今天的庞家堡镇,有一座纪念死去矿工的展览馆。走进展览馆,绕至纪念碑后身,是一座水泥修筑的坟冢,上书“肉丘坟”三字。坟包里,是当年被迫害致死劳工的累累尸骨。

日本侵略者用欺骗和武力抓捕手段,把一批批劳工抓骗到龙烟铁矿。据推算,八年间被抓捕诱骗的工人有七八万人。侵略者用武力强迫他们从事掘进、采矿、运输工作。

惨绝人寰的迫害下,矿工大量死亡。在矿山附近,很快形成了几个大量掩埋尸体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作“千人地”“万人坑”。“当时庞家堡矿有一处洼地,每天拉尸队把尸体拉来抛到这里,掩上一层薄土。天长日久,尸体堆积,坑洼被填平,形成一片缓坡,这就是‘万人坑’。”付世昌说。

“肉丘坟”名称来历,源于1951年龙烟铁矿在庞家堡矿西二区施工时,挖出了大量尸骨。有的头骨碎裂,有的头颅上有小洞,有的肋骨上插着匕首,有的腿上绑着铁丝,有的肢骨已经断开。尸骨密集,层层相叠,看上去像一座用矿工肉血垒筑成的大坟墓。

日本侵略者的迫害招致工人们激烈反抗,龙烟铁矿工人组织起来,反抗侵略和奴役,打击侵略者掠夺龙烟铁矿支撑侵略战争的企图。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级民兵战斗英雄”何金海、红石山游击队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和集体。

龙烟铁矿工人英勇抗日的故事被写入文艺作品。1945年冬,作家杨朔来到龙烟铁矿,在土窑洞里创作出纪实性小说《红石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矿工们反抗外来侵略的故事。1946年,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到龙烟铁矿调查日本侵略罪行,将矿工们的英勇斗争写入了她的作品。

据《宣钢志》记载,从1938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从龙烟铁矿共采出矿石373.46万吨,远未完成既定目标,这是铁矿工人们反抗和抵制的结果。

1945年9月,八路军解放宣化,龙烟铁矿随之解放。正当铁矿工人们庆祝抗战胜利,为恢复生产做准备时,1946年10月,傅作义部队占领宣化。

1948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宣化。自成立以来命途多舛的龙烟铁矿终于重获新生。

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马万水纪念馆内陈列的马万水生前使用过的大锤和钢钎。(8月29日摄) 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奋勇争先的“矿山铁人”

在今天的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河钢矿业龙烟矿山分公司红色大楼对面,有一座纪念馆。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把长约95厘米、总重6.6千克的大铁锤。仔细打量这把铁锤,木质的长柄因为长年累月与手掌摩擦,看上去颜色深浅不一,20厘米长的锤头表面凹凸不平、锈迹斑斑。这把大锤的使用者叫马万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龙烟铁矿巨大的资源储备对国家恢复生产意义重大。1949年,龙烟铁矿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铁矿,国家从各地抽调了一批懂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龙烟铁矿工作。队伍中,有一个叫马万水的26岁年轻人,由门头沟煤矿调来任掘进五组大组长,兼工区技术指导。

“当时的龙烟铁矿满目疮痍,因历经战乱,巷道倒塌,野草遍地,破坏毁损严重。想要恢复生产,别说机器设备,连一件像样的工具也没有。马万水年轻力壮,领着大家,在废墟中找来生了锈的钢钎和锤头,又砍了几根小树干当锤把,开始了第一班生产。”龙烟矿山分公司马万水纪念馆讲解员王芳说。

在工作中,马万水发现,小组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工人刚从农村来,不懂技术,钢钎凿在石英岩上,光迸火花不见进眼。针对这些问题,马万水用自己在煤矿练就的一气打450锤不换手的本领,亲自给工友们把钎传技。一个月后,掘进效率大幅提升。

靠着一把铁锤,马万水带领工友们不断提高掘进效率。1950年6月,马万水率领掘进五组用铁锤、钢钎手工操作,月掘进石英岩巷道23.7米,创造了黑色金属矿山掘进的全国纪录。当年,马万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掘进五组被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掘进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掘进工作推进,地下巷道延伸,他们遇上了淋头水,地层渗出的水像大雨一样淋在工人们身上。马万水就找来麻袋,当‘土雨衣’,披在大家身上,又从山上拔来一捆蒿草,让大伙垫在鞋里,当‘土胶鞋’。”王芳说,由于没有通风设备,放炮后巷道里的炮烟久久不能排掉,为争取时间,马万水带领大伙儿脱下衣服往外扇炮烟,待掌子面一露出来,他们就返回开始下一茬打眼。

“站在排头不让,把住红旗不放。”凭借奋勇争先的精神,马万水带领工友十数次创造全国黑色冶金矿山掘进纪录。

奋勇争先,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把苦干、实干与巧干结合起来。工作过程中,“马万水小组”先后进行了数百项工艺技术革新,为龙烟铁矿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作出巨大贡献。

“一五”期间,龙烟铁矿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百万吨级大型地下铁矿山。从1949年到1957年,龙烟铁矿生产铁矿石666.73万吨,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9.89%。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龙烟铁矿都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矿山和生铁基地。

1961年,马万水因积劳成疾逝世。但“马万水小组”保留了下来,不断发展壮大。“‘马万水小组’后来扩建为‘马万水工程队’,又发展成为‘马万水分公司’,转战甘肃等地,屡建奇功。1975年8月,马万水工程队调往邯郸钢铁基地。”王芳说。

新时代,代表龙烟铁矿精神的马万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2018年初,中国华冶邯郸马万水分公司完成重组,公司传承弘扬马万水精神,曾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合理工期18个月的主井井塔建设工程量,创造了主井井塔建设施工速度的新纪录。

而在龙烟铁矿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张宣科技,至今仍把奋勇争先的马万水精神视作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张宣科技人看来,引发关注的氢冶金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就是马万水精神永争先进、勇攀高峰在新时代的延续。(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8月29日,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原龙烟铁矿矿区一处路面仍呈现铁矿石的红色。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相关

河北铁矿的五种类型

在地矿成因上,龙烟铁矿是典型的沉积型铁矿。

在河北省,沉积型铁矿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宣化—龙关一带,又称“宣龙式铁矿”。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代表矿床如庞家堡铁矿、大岭堡铁矿、塔院铁矿等。

河北省是铁矿资源大省,铁矿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燕山和西部的太行山地区,可划分为冀东、邯邢、承德和张宣四个矿集区。按成因,可分为五种类型,除了以龙烟铁矿为代表的沉积型铁矿外,还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接触交代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以及火山热液型铁矿。其中前四种是铁矿的主要成因类型,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全省仅有2例小型矿床。另外,河北省还是全国最大的超贫磁铁矿产区。

沉积变质型铁矿,又称受变质含铁建造铁矿或硅铁建造铁矿,已查明资源量占全省铁矿资源超过80%,是河北省乃至我国主要的铁矿类型,在唐山、承德及秦皇岛等地广泛分布,这一区域也是我国第三大铁矿聚集区。

司家营铁矿是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一个代表,是冀东铁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范围占地36平方公里,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2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已探明资源量达32亿吨,是目前亚洲已开发的最大单体矿床。

接触交代型铁矿,又称矽卡岩型铁矿,是河北省铁矿重要的富矿类型。主要分布于河北省邯郸、邢台,称“邯邢式铁矿”,代表性矿床有武安西石门铁矿,沙河市中关铁矿、西郝庄铁矿、白涧铁矿等。

岩浆岩型铁矿,该类型铁矿在河北省以承德市大庙铁矿命名,故又称“大庙式铁矿”。此类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属晚期岩浆贯入式铁矿,多是铁、钒、钛、磷共生产出的综合性矿床。主要分布于承德地区,这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磁铁矿产区,代表性矿床有承德大庙铁矿、承德黑山铁矿等。

河北省铁矿除上述四种主要成因类型外,还有一种非主流成因铁矿床——火山热液型铁矿,主要分布于张承一带。矿床成因与中生代侏罗—白垩纪陆相火山岩有关。此类矿床目前在河北省发现2例,均为小型矿床,即丰宁十八台铁矿和承德寿王坟镇罗圈沟铁矿。

除前述五种铁矿外,河北省还有一种重要的铁矿类型——超贫磁铁矿。超贫磁铁矿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其矿石品位较低,通过选矿工艺才能利用。河北省目前开发利用的超贫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张承和石家庄等地。(文/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