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丨邢台市对37处历史建筑“亮明身份”—— 传承历史文脉 让古城活起来

2023-11-09 12:39:00 来源:新邢台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7日,走进襄都区羊市道历史文化街区。

羊市道内人流不息,车辆穿梭。几座古老的布袋院安静地坐落这里,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悉,布袋院因院落纵深形如布袋而得名,为冀南地区独有的院落。其独特的院落设计成为了邢台古城物质文化遗存中宝贵的活化石。

25号布袋院门口的“邢台市历史建筑”标志牌格外引人注目。

市民王女士,正在用手机扫标志牌上的二维码。

“扫了二维码,布袋院建筑简介,布袋院位置,建筑原貌以及现状,都清晰可见。真是方便。”王女士惊喜地说道,通过这些历史建筑,不仅能看到邢台的过去,还能了解到邢台的厚重历史文化。

“新制定的‘邢台市历史建筑’标志牌上,增加了‘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宣传语和log图案,更突出了泉文化要素。同时,建筑物简介,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的形式。”襄都区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办工作人员陈宏说。

25号民居院落,是一座三进式商住四合院,建于民国时期,砖石木结构,属于中原建筑冀南类型民居。

修复后的院落内,还引进了邢窑瓷器展示厅。

走进院内,只见四周有古老的房屋围绕,东西纵深,通过两道过厅,可走到院落的最里端。

青石板路、木质门窗、精美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建筑风格传统、古朴,不仅让人遐想到当年居民生活的场景。

“修复后的23号布袋院还引进了茶艺展示和汉服表演的内容。”陈宏说,这些历史建筑都是襄都区古城游的景点之一。

位于市委小区内的北方大学校部旧址,也是邢台市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单位。

北方大学于1946年1月5日,成立于河北邢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来到北方大学校部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顶二层小楼。这是一座西方教堂风格建筑,砖石木结构,建于清末。

“原属于基督教堂,解放后,我们党在这里办学。”陈宏介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今年以来,她们对校部旧址重新修复,一层是北方大学校史简介。二层是校长范文澜生平以及办公居住的宿室展览。

只见院落刚修复完毕,干净整洁。院内西墙和南墙上粉刷的大字很醒目。西墙上是:北方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南面墙上,范文澜校长在第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北方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革命和建设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现在北方大学虽已不复独立存在了,但她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之一,从她繁衍而生的新中国高等院校达27所之多。”襄都区住建局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主任彭军勇骄傲的说。

据悉北方大学校部旧址将于近日开馆,迎接市民和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考察。

据悉,近年来,襄都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保护邢台市历史建筑的相关要求,先后两批次公布了37处历史建筑,近期,这37处历史建筑均完成了建档立册和标志牌的悬挂。目前襄都区正在按照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相关工作要求,对古城核心区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进行认真梳理、摸排,争取再公布一批具有冀南古民居建筑 代表的历史建筑,让古城核心区的历史建筑达到连片成线。

彭军勇介绍,襄都区将按照“修旧如旧”,既保护又利用的原则,将结合邢台古城改造提升项目,逐步启动37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让这些历史建筑活起来,古城热起来。目前已经完成了23号、25号布袋院,北方大学旧址的修复工作,正在推进工商联旧址等历史建筑的修复改造提升工作。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建筑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的美丽街区,是推进邢台古城城市更新,建设太行泉城、美丽邢台的重要内容。”彭军勇说,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凸显了党委政府对邢台历史文化发掘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高度重视,旨在让历史建筑活起来,古城热起来。同时。让人们记住邢台的厚重历史,更爱我们生活生存的这座城市。

据悉,下一步,襄都区将积极探索如何从闭门保护做到开门利用,即坚守历史建筑的公共属性,在不遭受不可修复物理损害的前提下,实现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既留住城市的根与魂,又能让这些老建筑在城市烟火的浸润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程涵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