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闻纵深丨“绿化将军”留下的财富

2024-03-18 07:49: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 阅读提示

3月10日,“时代楷模”、副军职退休干部、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因病逝世。从2003年退休到逝世前的20年里,他在家乡山西省左云县的荒地荒坡上,累计种树2.2万余亩220多万株,被当地百姓称为“绿化将军”。

“绿化将军”走了,他在生活、劳动过的左云县留下了很多财富。

2021年10月7日,山西省左云县,张连印扛着铁锹去干活。 丁美宁摄

人物名片

张连印,1945年出生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

4岁父亲去世,6岁母亲改嫁,此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困境中,在村里乡亲们的帮助下完成小学学业。12岁,升入中学。这期间,奶奶病逝,爷爷得了肺心病,张连印退学。

回村后,张连印一边伺候病重的爷爷,一边参加集体劳动,用时3年还清爷爷欠村集体的缺粮户款项。

1964年2月,成为孤儿的张连印被村干部和公社领导推荐去参军。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张连印从一名战士成长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2003年3月,张连印退休后回到左云县,决定种树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一直到2024年3月10日去世,张连印自掏腰包,累计种下了220多万株树木,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矢志强军梦·最美国动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连印将军带领乡亲们植下的万亩林场,满目葱茏。(河北日报资料片,摄于2021年10月2日)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一片林

3月15日上午,无人机在山西省左云县“将军台”上空盘旋着。按照张连印生前的心愿,他的骨灰,撒入一片松林。

“绿化将军”,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到了他种的树中间。

站上“将军台”,顺着起伏的道道梁,翠绿的松林铺满了灰褐的土地,延绵一片,视线所及都是绿。

在张连印生前居住的小院,有一幅制作于2019年的植树图。图上,左云县有20个村子插上了红旗,红旗所到之处,意味着张连印在这里种过树,表现在沙盘上是一簇簇绿植,密密麻麻。

这个面积,超过2.2万亩。

张家场村几十年种树不活、种庄稼不收的北梁,如今也长满了树。村党支部书记郭利民说,村里原本近3000亩荒地荒坡都被“绿化将军”种满了,现在想找块空地倒是有点难。

一棵树种下去,要经过这些流程:看地、丈量、打点、挖坑、换土、栽树、浇水、看护……跟着张连印种了20年树的堂兄弟张连茂细数着。

这些活儿,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重复。

树,才从一棵变成一片。

20年,左云县林木覆盖率增长了10.67%。“张连印的贡献率有1.5%。”左云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池恒广说。

这1.5%,是220多万株。

松树高的五六米,矮的也过了腰。寸草遮丈风,更何况是一片林。

3月13日到15日,左云县连续三天大晴天。碧蓝的天,大朵的云,吹来的风干干净净。

很难想象,20年前的左云是一首打油诗里的模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

堵门风,主要是堵沙子。郭利民想不起上一次刮沙尘暴是多久前。他小时候,每年春秋两季,沙尘暴刮起来遮天蔽日,白天屋里都得开灯,经常有老百姓家纸糊的窗户被打穿,当地人也称之为“黑风暴”。“风停了,还能听见沙子窸窸窣窣往下落,跟下雨似的。”

这一幕,曾在左云县各个乡镇,年年上演。

那时,在外打工的三屯乡张果窑村的田四旺一家,每年过年过节回乡,一推开家门,都能见墙根下的沙子堆得有膝盖高,炕上和柜子上的沙土也得几毫米厚。

如今,田四旺说,有十来年没见过那么大的风了。池恒广也说,去年,左云县300多天是优良天。

这片树改变的,有外人看得见的,还有外人看不见的。

在张连印建起的育苗基地,有一块特殊的“二亩沙丘”。这是基地建设之初,张连印特意留出来的二亩地,就为了日后能和植树的区域做比较。

3月13日,“二亩沙丘”上,仅存数棵去年的枯草。抓一把这里的土,细沙从指缝里流出。一垄之隔的松林里,掉落的松针混在杂草间,再抓一把土,细沙的含量已经明显减少。

20年前,当地下点雨,河沟里的水就会成胶泥色。“土质不好,收成也不行,一亩地也就百十块钱的进账。”郭利民说。

随着这片林的面积逐年扩大,村南的十里河从季节性有水变成常年有水。“不光是那儿,村里一些低洼的小沟,也能存住水了。”郭利民说。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土地的肥沃程度。田四旺家的地,过去都荒着,“送人都没人种。”现在很抢手,一亩地的租金去年就到了300元,“你想啊,承包方肯定有得挣才开出这个价。听说今年涨到了350元。”

2021年,张连印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一棵树苗就是一个防风固沙的兵,千万棵树苗就筑成了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

“绿化将军”,你的兵,大胜。

一双鞋

3月13日,张连印骨灰回到左云县第二天。

田四旺整理张连印的遗物时,翻出一套张连印生前的“旧装备”抱怨,“你看,都磨成啥样了?穿了十来年。”

里面有一双旧鞋,洗得很干净。但右脚脚跟的黑胶皮和绿鞋衬都已经磨穿,正面的鞋舌也破了个洞。包裹旧鞋的是套旧迷彩服,厚实的布料已磨薄,摸上去像塑料袋一样软,剐破的几处,用黑线缝着,针脚细密。

有一次田四旺看不下去,把这身衣服藏起来,张连印找不着就大喊,“四旺,我的衣服在哪,我就穿那个挺好。”

池恒广来拜访时,张连印把刚买的新鞋向他“炫耀”,脚上的鞋一百块钱三双,裤子不到一百块。“他可是个将军啊。”池恒广难掩当时的震惊。

穿的不讲究,住的也简陋。

前来吊唁的亲朋,有的也是第一次来。灵堂紧挨着张连印生前居住的屋子,好几位推开门,忍不住会“呀”一声。

卧室也就十来平方米。地面是凹凸不平的红砖,一个两开门旧立柜,一个长条桌。靠近门口的位置是锈迹斑斑的炉子,直接连着土炕,是这里唯一的取暖工具。这样的生活条件,还是2015年张连印的儿子张晓斌回来后改造添置的。

“以前条件更差,他刚来的时候还住过帐篷。2004年盖完房后,他去旧货市场买的这些家具。”张晓斌回忆,有一阵吃饭的桌子是一条木板搭在两摞红砖上,放碗很容易洒。沙发破得来个客人都不肯坐,“可你一说换,他就嚷嚷,多大的领导都在这桌上吃过饭,换什么换。”

“抠门”的张连印,有太多花钱的地方。

一棵樟子松树苗,70厘米高的能卖到13.8元。“矮一点的也得五六块钱,他一买就是一万棵,你算算多少钱?”张连茂说,这也是后来张连印筹建育苗基地的原因。

广为人知的是张连印花光30万元积蓄后,又向子女们借了30多万元,全砸在育苗种树上。

鲜为人知的是,张连印为种树,还跟银行贷过款。一年两次的种树季,开销很大。当地的雇工费逐年上涨,从最初的一人一天20元,涨到近两年的一百七八十元。种树季一天少则雇二三十人,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在工资发放集中的月份,张连印的退休金不够用。他好几次向当地银行贷款给村民发工资。

“这事儿估计他的孩子都不知道。他总说,‘村民来干活就得按时发工钱,咱不能亏着他们’。”池恒广说,有一次看他实在困难,主动提出也拿出点钱帮帮忙,被张连印一口拒绝,“他说你工资低,我来吧。”

郭利民证实,早在和村里签下承包荒地协议的时候,张连印就明确提出,苗他育,树他栽,全部收益无偿给集体。

张连印的钱还花在了很多不相识的人身上。

池恒广曾陪张连印去左云县福利院,张连印转了一圈儿,转身找司机借了2000元现金,捐了。福利院觉得不好意思,后来邀请张连印和孩子们吃顿饭,张连印又取了5000元钱带过去。

去年,田四旺的妻子做手术,张连印听说后,马上转过去2000元。田四旺不要,张连印说:“收下,这是命令。”

池恒广有时也劝张连印,“你就不顾着自己?”张连印说,“咱日子略好,能帮一点是一点。”

张家场村90岁的魏荣,挪不到张连印的灵堂前,他抓着张连茂的手哭,“这个好老汉儿怎么走了?”魏荣独居了好几年,他颤巍巍举起两根手指,“一年两次,他中秋和春节都来看我。又给月饼又给钱。”不只是魏荣,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户都在张连印的帮助范围。池恒广估算,这笔钱每年少说也得四五万元。

2005年,当地在松林里建了一座凉亭,村民想刻一块写有“将军台”的碑,张连印坚决不同意。最终,石碑上留下的是“京津风沙源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不过,在老百姓心里,这里就是将军台。

一句话

3月14日,站在瞭望亭上,望着脚下这片松林,张家场村的安殿英还是不懂,“他拿钱往梁上扔了二十年,到底图什么?”

很多人曾经不懂。

2004年2月,地还冻得结实,在张连茂家的饭桌上,张连印和家族的兄弟们商量,要在村里种树,改善这儿的环境。“我不同意!你这弄不成。”张连茂今年74岁,在张家场村住了一辈子,他太了解脚下这片土地。

“老辈儿种了多少回,看荒坡上的‘老汉杨’了吗?就那,还是种十棵活下来的一棵。”张连茂说的是杨树,因为当地沙化缺水,树长到两米来高就不长了,被当地称为“老汉杨”。

郭利民的爷爷当村干部时,带着村里人也种了很多次树,全村1.1万亩地,最终也就靠近十里河的地方成活了一小片。

这年3月,张连印买回了一万棵树苗种下去,一年过去,树苗死了一半。张连茂一边心疼一边寻思,这下行了,死心了。

来年春天,张连印又买回了树苗。

“这个工作得坚持下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张晓斌说,父亲这么说,也这么做的。

张连印生前用的长条桌上,几本绿化杂志记录着他从外行成为“绿化将军”的学习过程。“他各地去学,我们才知道,这儿种樟子松比较好,这种树耐旱耐寒。”张连茂说,第二年,他们按张连印取回的经,坑挖多深,水浇多少,种树时带上母土,这一下子提高了成活率。

“他撂下句话,就想方设法去干成。当兵能干成副司令员,种树也种成了‘将军’。”张连茂又打量了一遍这间平房,当年,他一度以为张连印盖房是为了来这散心。

三屯乡黄村党支部书记高芳第一次见张连印是2018年,她在一次活动中听说“绿化将军”也在,“那天坐了二十来个人,我找了一遍愣是没看出谁是将军。”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为了一句话,张连印已经和当地“老汉”没什么区别。

不止一次,池恒广陪他去村民家,村民邀请张连印坐下吃饭,他盘腿就上炕。“说实话,我是不忍坐下,桌子旁就是猪槽,地上就是鸡粪。他不在乎,他一直把自己当老百姓。”

3月6日,池恒广最后一次见到张连印时问他,家乡人很惦记他,有什么话和家乡人说。张连印答:我忘不了家乡的人,家乡的水,家乡的情,家乡人爱我,我爱家乡。

这种爱,用行动来表达。

“每到种树季,我们早上六点起床,装水车,拉铁锹,迎着大风去坡梁上种树。哪一样活儿,他都亲自上。”田四旺回忆。

安殿英记得,春天风大,张连印的嘴唇都是裂口,去年春天甚至把耳朵和鼻子都冻了。在小河口村种树时,安殿英注意到张连印走路有些别扭,追问才知道,张连印得了疝气,想拖过种树季再去医院,“他自己做了个兜子,大腿都磨出了血。”

2011年,张连印确诊癌症,做手术、化疗。2014年,他的癌细胞转移。很多人都觉得,“绿化将军”不能再和树打交道了。

可这两回,张连印在种植季都准时出现在坡梁上,挖不动树坑,他就帮别人扶着树苗。

这股劲儿,打动了很多人。县里村里,很多人加入到种树的队伍中,连外地来参观学习的人,都会在当地种下一两棵树。这些,将左云县的林木覆盖率从2003年的38.6%提升到现在的49.27%。

田四旺知道,这股劲儿,是“绿化将军”硬撑着的。他眼见着张连印连最小的酒杯,也只能端起来抿一抿;也眼见着张连印的止疼药,从一片吃到了两片。

张连印病重期间,还嘱咐张晓斌,要巩固防风固沙的成果,还要引进经济类林木,提高当地收入。“父亲没完成的事业,交给我吧。”张晓斌说。

这股劲儿,有了继承人。(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 记者手记

他们身边的榜样

3月12日,刘松峰轻抚着胸前的小白花,他失去了一位榜样。

从2007年开始,刘松峰就关注张连印,那时他在河北省军区负责宣传工作,“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了大量典型人物的故事,也宣传了很多写入教材和报道的先进事迹。”

十多年来,不管是跟着采访还是整理事迹材料,刘松峰逐渐被震撼,“张连印同志作为时代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刘松峰说,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宣传张连印,宣传这位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榜样,这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很多人有和他一样的想法。

赶来吊唁的河北省军区干部丁美宁,在“生态文明教育园”中,想起3年前和其他十余名战友,与张连印一同建设这片园的瞬间。这里的每一块展板、每一寸道路、每一棵林木都记录着他们和“绿化将军”的故事。“本来我们的任务仅限于采访,却在朝夕相处中被老首长高尚的品格感染,也加入植树行列。”丁美宁说。

2021年,丁美宁接到宣传“时代楷模”张连印的任务,跟拍了张连印七个月。张连印的事迹被宣传后,很多战友从河北带着一笔笔捐款、一车车物资、一拨拨专家赶来“助阵”。同时,向张连印老首长学习也成为河北省军区官兵的自觉。

张连印留给我们的故事有很多,每个人从中看到的都不同。

2020年,左云县第一中学教师冀利芬曾写过一首诗致敬张连印,这首诗刻画了张连印常背的旧蓝布包,最后一句这么写的:外层,药片;中间,故土;内里,信仰。

很多人可能说不清张连印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但不影响他们被打动,包括冀利芬不识字的婆婆。

冀利芬3月14日一早出门时,婆婆问她去哪儿。得知冀利芬去吊唁张连印,老人马上问:“是种树的当兵老汉?”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催着冀利芬赶紧去。

冀利芬说,她也要把张连印的故事继续给学生们讲下去,让更多孩子知道,有这样的人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