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桃城区赵圏镇高家村的独栋联排别墅或是理想模式
目前,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的“新民居建设”正在各地渐次展开,有整齐别致的联排别墅式住宅、漂亮适用的单体庭院别墅式住宅,也有多层住宅楼和高层住宅楼。本报记者近日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对于新民居建设,各地群众表示欢迎赞同,但具体到什么是新民居,建成什么样的新民居,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各地群众有喜有忧,也出现了不同的分歧,比如是建单体庭院别墅式住宅,还是建多层或高层楼房,哪个更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哪个更适合农村村情农情等等。
多地新民居盖成多层住宅
今年6月份,武邑县启动了苏正、欢龙、城中、滏东四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近日,记者在苏正社区建设工地的规划图上看到,这个农村社区完全是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模式打造的,社区内除了30多栋六七层高甚至更高的住宅楼外,还有沿街门店等。经了解,其他三个社区也是这种模式。
除了武邑,近日记者在故城县建国镇采访新民居建设示范点———运河金区时,也发现了多层住宅偏多的倾向。在这里,4栋多层住宅楼已经拔地而起,另外几栋也在建设之中。该社区简介中介绍说——— 运河金区由霍庄、三里两个村整体迁建、联建组成,社区建筑以“5+1”住宅楼为主。
记者了解到,在衡水农村地区启动的新民居建设中,很多采用了多层住宅的建设模式。
农民对搬入高楼生隐忧
记者在武邑苏正社区采访的时候,碰到了两个附近苏义村的村民,当时他们正在场院里晒玉米。
谈起旁边正在建设的苏正社区,两个村民反映比较平淡和迷茫,“到高楼里去住,种地用的农机具放在哪里?污水处理、物业管理,这些多出的费用谁负担?用水用电用气都要多花钱,能承受起吗?”
除了生活直接面临的压力,村民们对未来的宅基地处置也心有耿耿,现在有宅基地使用证,在上面可以随便盖房子,不用交税,而且还可以留给子孙,将来搬到楼房里去住了,地产归属怎么算?楼房要办房产证,如果房子交易还要征税,这些产权上的重大变更会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吗?
在邢台任县,2010年开建的有永福庄十村(包括刘家屯、李家屯、史家屯等十个村)联建示范区工程队已经进场,工程正在建设中。
【责任编辑:丁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