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县农工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期建设300余户,以示范的作用带动其他村民的积极性。
9月26日,记者来到任县李家屯,村民对新民居建设都不陌生,但是提起新民居,村民都有自己的看法。“老百姓都住惯了一家一户的房子,搬到楼房里肯定不适应,主要是老年人怎么办?爬楼很不方便。还有就是都是农村人,家里的农具很多,自己有个小院有点东西都能放下,搬到楼房里,粮食、农具都没地方放,最起码晒个被子都不方便。”一个李姓村民说。
大多支持新民居
对于新建民居的种种方便,大多数村民都可以接受,而且也欣然向往,但是现实的问题让他们望而却步。“如果是二层楼那样类型的还可以接受,有个院子家里的东西都有地方放,农村人喜欢养个鸡、鸭、狗,一住到楼上什么也养不了,地里的粮食怎么办,晒也没地方晒,而且每家都有点铁锨、锄头、拖拉机、三轮车之类的,确实很不方便。”刘家屯村民如是说。
记者转了刘家屯、李家屯等几个村子,很多村民表达的思想基本一致,不习惯楼房的居住方式,对于一些上年纪的人更是排斥楼房,希望还能住上有庭院的房子,哪怕面积小一点,毕竟还是依靠种地生活,家里的农具和粮食有个摆放的地方。
任县农工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民居建设中也考虑到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在未来的新民居中设计了集中存放农具的地方,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得需要一个过程。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农民表示,他们支持新民居建设,但并不赞同多层住宅统一居住这种模式。
有关部门的想法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为什么兴建多层住宅,有关部门主要是从节约土地促发展的角度考虑的。
武邑苏正社区由苏正、苏义、前郝、回张庄、太古刘等村联建,在社区建设工地的规划图上这样介绍:“社区建成后可入住居民2022户,在提高社区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可置换土地1442.1亩,为循环经济园区(附近一开发区)发展提供足够的拓展空间”。
故城县运河金区规划里介绍说:“合并新区后,规划占地面积为195.15亩,建成后可置换土地304.65亩”,“社区全部工程竣工后,可吸引150家合金商户入住,将成为冀南最大的有色金属集散基地和故城县最早的新民居建设示范社区”。
独栋联排别墅或是理想模式
在新民居建设多层住宅的争议声中,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高家村的独栋联排别墅或是理想模式。
9月26日,记者来到高家村,远远就看到了村边一排排的二层小别墅,来到近前细看,这些别墅都是统一的建筑样式,整齐有致。每栋别墅都有前院和后院,前院可种花草,是休闲的场所,后院可储存粮食、农机具及各种杂物。在每栋别墅的屋顶上,还装有太阳能。
据了解,每栋别墅的造价大约12万元左右,而村民的旧房屋折价在七八万元左右。这样,每户村民只需要再掏四五万元就可以住上别墅,而原来的旧宅基可以置换出来复耕或者另作他用。
高家村建成的第一批别墅只有20多户,而全村的住户有120多户,仅能满足全村六分之一住户的需要。目前,高家村村民要求住别墅的呼声很高。“想要别墅,还得排队,现在只能等下一批了。”一位村民说。(燕赵都市报记者孟宪峰、卢玉辉)
【责任编辑:丁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