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麟:为中国加速器“加速”
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2月14日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
动荡岁月立志科学救国
谢家麟童年寄居在没有子嗣的伯父家,在老家河北武清县(原行政区划)长大。
他从小就喜欢动手拆装各种装置,曾偷偷用家里电灯中磁砣的铅砂、爆竹店买来的黑色火药、剥下来的火柴头和旧弹壳成功自制子弹。
1938年他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大即被日军控制。离开燕大的谢家麟先在武汉大学读了半年后回到在成都复校的燕大。毕业后,谢家麟到中央无线电器材厂研究室工作,在此期间,谢家麟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原理的地雷探测器。由此引来当时厂内国民党党部负责人邀请他加入国民党,谢家麟当场回绝。多年后,他在自传中写道:“由这事可见,做实际工作,科学救国,而鄙薄权位的人生理想从那时已牢牢地树立在我的头脑了。”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