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科技育“吨粮”

 

驻村包方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民麦田春管。 邯郸市农业局提供

“六统一”让千家万户的粗放生产模式变成规范化精细化生产

“我们现在种地可讲究了,就连哪块地该施什么肥都要提前测一测。”2月18日,提起“吨粮市”建设带来的变化,永年县西苏乡三塔村支部书记赵计川满脸自豪,他说过去只知道用碳铵,而今地里施的都是复合肥,“不仅省劲,产量也高了”。

种地变“讲究”了,是记者在邯郸采访中最深刻的一个感受。拿施肥来说,很多农民都告诉记者,他们不仅测土配方施肥,而且在施肥的时间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施肥的方式是施底肥还是施追肥等方面都变得更精细了。

临漳县章里集乡黄辛庄村民连俊堂告诉记者,这种变化是自村里开始搞万亩高产示范方开始的。因为在示范方里有3亩土地,他按着农技人员的指导,一步步经历了这场发生在农田里的巨大变革:

先是实施了配方施肥,接着又把小麦原来的三密一稀播种改为等行距播种,而后小麦、玉米的种子全换成了更高产的良种。

磁县种粮大户崔伏喜则感受到,近两年农业机械改进的更加适应本地土壤和作物了。他的库房里停着20多台农业机械,其中一台玉米收割机和两台植保打药机最让他得意,他说,玉米收割机解决了秋收季节需要雇用大批劳动力的难题,而植保打药机则可以贯穿小麦种植的全过程,一天可喷药800亩地。“高产示范方的作用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产量增长,带动农民掌握科技,让农民学会规范化、精细化的生产方式。”邯郸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范国珍介绍,为建设“吨粮市”,该市按照每10万亩建设一个万亩高产示范方的标准,在全市建设了52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方,30个万亩高产精品示范方,30个千亩以上核心示范区,252块高产攻关田;其中,30个精品示范方还全部修了4米宽的水泥路,以便于示范,方便耕作生产。

邯郸市农业局长暴常青告诉记者,为保证粮食高产,示范方全面推行了“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服务,并派驻农技人员直接指导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

在示范方“六统一”生产模式的示范带动下,邯郸的农田里,以往千家万户相对粗放的生产模式,正在向着规范化、精细化的生产模式悄然转变着。“我们还在探索将全市通常只种一季的180万亩棉花,通过发展大棚育苗技术,调整为小麦棉花两季种植。” 暴常青介绍,这一措施如果取得成功,将至少增加100万亩小麦种植,这对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都将是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殷大伟】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