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超介绍,因为招不上义务监督员,第一次监督行动差点儿没能成行。而保定晚报在寻求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时,也遭到了冷遇,他们告诉记者,本来他们的计划希望得到当地政府某主管部门的支持,结果联系了半天,对方也没人出面。
6月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两家媒体发起的联盟,保定市某政府部门一李姓办公室主任只做了这样表示:“他们是民间的……”
这位李姓主任还认为,在保定市出台的各项措施中,从6月1日起要求使用复炸油的摊点进行公示是一大亮点。但在记者暗访的七八家早餐摊点中,没有任何一家对外公示用油情况,当地不止一位长期跟踪报道此事的媒体记者也都表示没有看到这一措施落到实处。
政府拟推放心早餐试点,先期41个正在报批中
6月27日接受采访时,油条摊主刘少辉充满了期待:“最近区防疫站那些穿白大褂的来检查,说我这儿还不错,要给点消毒餐具。”刘少辉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自己的早点摊接受了最密集的检查。这在他从安国来保定经营早点摊的十四五年中是少有的。而今,他位于盛兴中路的“清真早点”每天“能炸70斤面”了。
先是燕赵都市报派来了义务监督员,“两个大学生,很负责任”。而后,区防疫站来了两次,头一次给发了份公告,第二次,屋里屋外转着看了看。
义务监督员看完的结果是刘少辉的小店成功加入了“良心油条联盟”,随后小店“顾客能比以前多上20%-30%。”
区防疫站来过后,刘少辉按照他们在红头文件上留下的电话拨回去询问检查结果,对方的回答是“还不错,要给点消毒餐具”。
联想到日前媒体上报道的保定要设立早餐放心工程试点的新闻,刘少辉心中很是高兴:“炸了这么多年油条,还是头一次得到政府的认可呢!”
据了解,为推广“油条哥”做法,保定市提出要在市区及各县(市)设立早餐放心工程试点,并逐步在全市推动早餐放心工程全覆盖,其中,市区首批设立40个试点。
6月26日,记者从具体操作这一事项的保定市食药监局获悉,该局已经部署各区食药监分局先期选取了41个点,正在向市政府报批中。
记者注意到,与有关媒体组建良心餐饮联盟的做法不同,对于这项旨在为“树立起整个行业的诚信品牌”的活动,当地有关部门的动作进行得静悄悄。关注这一事项的人士认为,作为政府部门的试点,理应有着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完善的监督机制做保障。
7月2日,记者从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获悉,该院制定的《油炸面制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地方标准从2007年12月15日就已经开始实施。在这份长达11页的标准中,对包括油条在内的油炸面制食品及其煎炸用油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包装容器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关于煎炸用油的指标有11项,明确常大量出现在洗洁剂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不得检出;而对铝的含量也限定每千克不得高于100毫克。
这份标准能否在保定得以落实?几经周折,记者拿到了一份保定市准备出台的放心油条摊贩标准,12条条款中有3条关注食品本身,标准内容看起来比较概括,更多要求还是集中在对经营场所及从业人员本身方面,与两家媒体此前对加盟商家的要求多有相同。
河北日报记者 董立龙 [保定报道]
【责任编辑: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