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节能环保意识有望提高
邢台市民胡瑞涛家最近改换了天然气管道,刚开始他有些不理解,“原来烧煤的时候也挺好的,现在换了天然气,一天要多花好些钱,我觉得不值。”但最近看着时不时雾霾的天气,胡瑞涛在了解到天然气是一种环保的能源时,他又换了一种思路,“虽然花钱多了,但要是花钱买健康,我就觉得可以接受了。”
资源产品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这是促使胡瑞涛态度转变的原因,也是越来越多人认同的事实。日前,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连维良强调,资源价格改革“要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价格政策体系”。
价格是影响力最强的经济杠杆,价格的变动刺激着需求的改变。
张云告诉记者,我国现今的资源价格由于受到“看得见的手”的调控,没有反映出价格应有的弹性,无法及时通过价格调整市场的供需情况。张云表示,在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要通过政策调控价格,使价格处于低位,以刺激消费,价格中既没有体现环保成本,也没有反映真实的需求情况,“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这种缺乏弹性的价格就容易导致浪费的出现,一旦价格进入市场,由市场规律定价,这种浪费的情况也会得到相应的抑制。”
“我们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光想着享受低价的资源,而不考虑资源的成本。”张云认为,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并且由于资源价格处于低位,往往导致了环保设施被排除在成本之外,“这些年来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跟资源的廉价使用不无联系,如果能更多地考虑环保成本,相信蓝天绿水会离我们更近一些。”
这一推测不无根据。据省内多家媒体报道,我省自去年施行“阶梯电价”以来,很多家庭在选购电器时,将是否省电作为了重要标准。在电价的“刺激”下,夏季空调温度调高几度、电脑屏幕调暗一些、灯泡多使用节能灯、离开时随手关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小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据省发改委今年7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用电量累计1584.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08个百分点,我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6.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出现了负增长,阶梯电价的效果已经显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了市场在价格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推进市场化,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利用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在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环境下,我们期待,百姓未来会享受到价格更为合理的资源,同时也能更好地拥抱绿水蓝天。(河北日报记者 边慧 见习记者 高 珊)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孔德琳】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