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是配套设施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缺少通用机场也是我省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石家庄、邯郸、秦皇岛、承德、唐山、张家口等民用机场或军民两用机场已经陆续建成投运,但相比我省到2020年建设13个通用航空机场的目标,仍需再加一把力。
对此,封永存建议:“省级层面要支持各地将通用航空机场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序列,加大对通航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通用飞机制造、应急救援、飞行员培训等领域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专业人才的短缺从省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航空飞行学校面临的教师荒就可见一斑。
“在我省,既有飞行经验、持相关证照,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一名老师在多所学校兼职的现象很普遍,而大部分老师来自京津地区。”一位飞行学校负责人坦言。
完善产业配套提高保障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按照我省与中航工业集团签署的深化通用航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通用飞机研发、设计、制造,以及通航运营服务、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业内人士认为,该项合作更多侧重于研发、制造等领域,“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提升可借‘外力’,产业配套则更需‘内功’。”
审视周边省份,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行动。自称“没有任何通用航空底子”的山东预计明年通用航空机场将达20个以上,为弥补人才缺口,山东飞机制造企业与中国民航大学开展合作培训飞行员;河南省安阳市提出打造“航空运动之都”,一方面投入巨资培养飞行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林州通用航空机场。
瞄准京津群体,飞行培训有商机
33岁的小伙子于成亮是爱飞客航空俱乐部的副总经理,这几天,有两件事牵动着他的心。
“如果明年全面放开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私人飞机的飞行限制就会大大减少,如果石家庄栾城机场能顺利取得通用航空机场的资质,我们的航空俱乐部就能拿到营业证照了。”于成亮盼望着以石家庄栾城机场为主运行基地的爱飞客航空俱乐部尽快开张营业。
对普通百姓来说,航空俱乐部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航空俱乐部就是教开飞机的‘驾校’,”于成亮解释说,“但学开飞机可不像学开车那么便宜,私人飞机驾照培训费为每人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