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现实路径可选择
一位北京的专家指出,解决京津冀异地就医,目前各方关注点并不一样,京津关注异地安置人员在河北就医及时报销问题,而河北关注的是参保人员到京津转诊转院的报销问题。虽然关注点不一样,但实质一样,就是及时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要从重点人群做起,从操作角度上可以先从初级的管理做起,然后再逐步完善。”天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目前网络系统不支持的条件下,京津冀如何进行异地就医结算?
河北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刘双元告诉记者,目前京津冀主要是通过先易后难的路径解决重点人群的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首先着力重点人群和呼声最大人群,可能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这应该成为我们解决当前异地就医的一个突破口。”
对冀津医保合作,天津市出台了“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异地就医操作思路”。天津市提出,在没有做到联网的时候,采用医保结算系统单机版,向河北提供异地就医结算模块软件,同时河北也要给天津提供医疗结算模块软件,互相提供,各自开发。模块软件的功能包括:异地安置人员参保信息,异地就医登记信息、门诊特殊病登记信息、个人账户记账信息、个人医疗台账信息,同时包括初审、复审等信息。
对京冀医保合作,河北省提出,在不能实现医保异地结算系统条件下,参保人员赴北京就医可考虑三种结算方式:采用北京地区的医保待遇政策,直接使用北京市的医保网络完成河北患者异地就医的联网结算;采用北京的医保目录,首先在北京市医保系统中自费结账,然后将结算数据传入河北省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在河北报销;省人社厅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使用河北省医保异地结算系统,为在京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及时报销医疗费。
专家指出,河北省各统筹区的医保待遇与北京市的医保待遇差距太大,第一种方式会对我省个别统筹区的基金支出影响较大,目前只能采取另外两种方式。
据介绍,不久的将来,京津冀医保对接可以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系统”或“环渤海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系统”,解决我省参保人员赴京、津等外省市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的需求。而京津等地在我省的异地就医人员直接采用我省的“省内异地结算系统”,实现其在我省就医时医保即时结算的需要。
虽然京津冀医保同城化有难度,但京津冀三方寻求合作的步伐更加坚定。(河北日报记者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