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走雄安 看生态 |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2023-09-22 12:12:42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扫码阅读手机版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和水质均发生历史性变化,2021年,白洋淀整体水质提升至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如何保持水质稳定,让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美景常驻?大型主题系列报道《走雄安 看生态》,今天来看《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image.png

秋日的白洋淀,水波荡漾,苇草繁茂,呈现勃勃生机。鸥鹭展翅飞翔,鸟鸣宛转悠扬,乘船行至淀区深处,一群群水鸟不时映入眼帘。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冬生:

水质越来越好,就有越来越多的鸟来这里安家。

在位于白洋淀中心的王家寨村超级自动监测站,记者跟随张冬生一起,采水样、测数据、看水质。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冬生:

监测结果已经出来了。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我们在入淀河流上游铺设了多个预警站,实现5分钟回传数据,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佳钰:

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我看到了近一年来的水质检测报告,这是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的真实记录。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冬生:

比如你看这是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的数值,基本保持稳定。看着这些数据我们才能放心、安心。

"水质警察"张冬生们,对水质的自信和底气来自哪儿?答案就在这里!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府河河口湿地。

作为白洋淀水质的"入关口",这道生态屏障2020年完成施工并进入运维阶段,三年来,湿地内水藻涌荡、游禽成群,超大净水器的功能已经显现并发挥关键作用。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水环境事业部高级业务主管 张海涛:

府河、漕河、瀑河三河来水通过提升泵站进入到"前置沉淀生态塘",沉淀完之后进入"水平潜流湿地",最终进入到我们的"水生植物塘"。我们整个府河河口湿地,处理规模能够达到25万吨/天,相当于一座中等(规模)城市的用水量。

如果把府河湿地比作白洋淀水质的"医院",那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像是"水质医生"。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水环境事业部高级业务主管 张海涛: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湿地的进水,这是我们湿地的出水,这个是矿泉水,三者之间的对比呢,还是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正是旅游旺季,一艘艘更绿色、更环保的"水上巴士"载着游客游弋在白洋淀中。

白洋淀游船驾驶员 刘大动:

现在统一换了新船,全是清洁能源船,现在一点味道都闻不到了。

河北雄安新帆振华旅游船务管理有限公司 何希阳:

白洋淀"水上巴士",是国内首批以LPG(液化石油气)为动力的铝合金环保船,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船舶,我们在运营成本上节省了50%以上,有害颗粒物排放降低了95%以上。

现在,刘大动坐在宽敞整洁的驾驶舱中,自觉做起了白洋淀的"水上护士",守护着共有的生态家园。

广西游客 刘亮:

感觉水质非常清澈,在船上没有闻到一点汽油味。

雄安新区安新县边村村民 张雪娜:

经过治理之后水特别清澈,好多游客都来我们这边玩,拍照什么的,我身为白洋淀人,感觉特别自豪。

"水质警察"严苛认真、"水质医生"标本兼治、"水上护士"呵护家园,正是千百个这样的"生态守护者",尽心尽责,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淀内,粼粼细浪与成群的鸟儿相映成趣;岸边,绿树成荫,蛙鼓虫鸣,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省生态环境厅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障中心主任 刘伟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着力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系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更好的生态展现白洋淀独特魅力,让它成为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鸟类天堂。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